●日前,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加强青少年人文交流。在南沙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创新开展粤港澳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积极开展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打造“自贸初体验”“职场直通车”“文体对对碰”等品牌特色项目。定期举办粤港澳青年人才交流会、青年职业训练营、青年创新创业分享会等交流活动。携手港澳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引导粤港澳三地青少年积极参与重大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增强认同感和凝聚力。积极增加优质资源供给,携手港澳共建国际健康产业,加快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广汉市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6个“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万件。目前三星堆3、4号“祭祀坑”已结束野外发掘,5、6号“祭祀坑”正在开展埋藏文物的室内清理,此次公布的文物主要集中在7、8号“祭祀坑”。其中7号“祭祀坑”发现了被考古学家称为“月光宝盒”的龟背形网格状器,成捆的长条状玉凿、三孔玉璧形器、玉斧、玉瑗,铜顶璋龙形饰、小件的青铜凤鸟、青铜立人、铜铃等。与7号“祭祀坑”邻近的8号“祭祀坑”大件青铜器更多,包括金面罩铜头像、顶尊蛇身铜人像、精妙复杂的铜神坛、“机器狗”一样的铜巨型神兽、铜龙、“裹裙坎肩大背头”的铜立人像、铜猪鼻龙形器、铜戴象牙立人像、铜神殿形器盖、石磬等,数件文物都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也在进行中,占地面积66亩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建成后公众可以在博物馆的“开放式”修复馆里与文物见面。
●水利部6月14日发布汛情通报,珠江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水利部已将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受近期降雨影响,珠江流域西江6月12日发生2022年第3号洪水,韩江13日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北江14日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
(据中国政府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