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8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大项目助力德州旅游新发展

近年来,德州市文化旅游产业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聚力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落实,取得显著成效。

齐河:打造黄河流域文旅发展高地

近年来,作为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齐河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锚定建设“享誉全国文旅强县”目标定位,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立县产业来打造,依托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探索出一条以黄河国际生态城为“龙头”,带动全域旅游多点突破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先后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等称号。

坚持项目总抓手,投资主驱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高标准建成运营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梦幻世界、动物王国、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等一批“文旅航母”项目,辐射带动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山东国际友城黄河湾、冰雪世界文旅综合体、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等20余个文旅项目相继落户,形成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大力实施“旅游+”工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在“旅游+体育”上,坚持“以赛促旅、以旅兴赛”,举办中国攀岩联赛、黄河湿地马拉松等大型活动,成为山东省首批黄河自驾游基地。在“旅游+康养”上,坚持“以旅游为纽带,以康养为载体”,依托丰富的林海、湿地、温泉等资源,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文旅康养目的地,落户保利医养健康、招引济高国际康养文化基地等项目,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黄河国际生态城入选首批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在“旅游+农业”上,坚持“以农助旅,以旅富农”,实施景区化村庄建设工程,以大徐村、姚王宋村、齐庄村等为示范点,打造一批景区化村庄。在“旅游+演艺”上,坚持“文化添‘翼’、旅游聚‘气’”,实施演艺进景区工程,策划推出海洋极地世界的海洋剧场,梦幻世界的马战表演、花车巡游,动物王国的鹦鹉剧场、飞鸟秀场,中国驿的非遗表演等特色主题演艺,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火”起来。在“旅游+研学”上,坚持“学游兼得,内容为王”,依托海洋极地世界夜宿、博物馆奇妙之旅、黑陶体验营等,打造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宁津:依托精品项目培育亮点

近年来,宁津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创新、相互赋能”的理念,依托精品项目培育亮点,上项目、延链条、铸品牌,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德百杂技蟋蟀谷的建成,使宁津拉大了城市框架,中心城区已初步形成以正阳路为轴心,南部有欢乐谷、中间有康宁湖、北部有湿地公园的“三核”文旅新格局。为精益求精,宁津通过内塑魂、外塑形,对德百杂技蟋蟀谷进行提档升级,积极助力其成为宁津县全域旅游的龙头项目和特色旅游景区。通过开展“好客山东网打卡地”、《大刀传奇》杂技情景剧表演、冰雪节、非遗展演、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力促德百杂技蟋蟀谷成为赋能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充分挖掘、利用宁津传统的蟋蟀文化,继续精心策划、开展宁津县蟋蟀文化节,举办蟋蟀文化博览会、斗蟋比赛、非遗展演等活动,力促其成为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文化名片。

围绕“一核三线”的旅游格局,策划、推出了向东以文化艺术中心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向南以文旅小镇为核心的蟋蟀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向西以民天农谷为核心的生态观光精品旅游线路,向北以三大名吃为核心的美食民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域旅游格局。依托德百杂技蟋蟀谷,大力推动乡村与旅游、文化、商贸、研学、红色等旅游资源的融合,策划推出宁津县一日游、二日游等旅游产品。进一步整合宁津县文化和旅游特色资源,串珠成链,策划、推出红色文化、生态文化、非遗文化、研学文化等主题旅游线路,受到游客和市民的青睐。

平原:招大引强高位推进全域旅游

平原县旅游业严格遵循“资源赋能产业发展,问题指引主攻方向”的原则,细致研究大众旅游时代,如何推动旅游大跨越,助力高质量发展。

旅游在建大项目进展明显。现有在建和已建成大项目3个,总投资约79.8亿元。其中,德国盛堡啤酒花园小镇总投资1.8亿元,是山东省首个集啤酒工艺、休闲娱乐、啤酒品鉴于一体的啤酒工业旅游项目,截至目前,已举办3届音乐节,并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德百奇石观赏园总投资20亿元,由奇石博物馆和博览园、特色商业街组成,主打融合休闲、文化、颐养为一体的理想生活空间,目前博览园、博物馆、商业街已全部完工,五一开业并投入运营,开业即成为周边游的“打卡地”;东海温泉康养小镇,计划投资58亿元,以“一环、两核、七片区”为总体框架,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健康颐养”等多功能于一体,五一开业投入运营,极大地丰富了平原旅游业态。目前,盛堡啤酒小镇、德百奇石观赏园和东海温泉小镇一期开业运营后,3个项目差异互补、业态互融,有效扭转平原县大项目、大景区建设的被动落后局面,成为平原县融入德州整体布局的“桥头堡”和“德州驿站”建设的旅游旗舰。

农旅融合稳步发展。通过做活“旅游+、+旅游”的文章,全县有梨园、西马、五里等10余个村正在朝着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张华镇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实施的11个村美丽乡村连片整乡打造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其中北白村新上了果蔬采摘、特色商品展馆、金银花茶制作等项目,丰富了旅游业态。前曹镇前曹村入选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工旅融合持续推进。青啤、森力、通德等工业企业,增上企业文化展馆、生产过程体验、科普教育等业态,大力实施旅游商品“后备厢工程”,讲好产品背后的故事,打造有“温度”的工厂,目前已有通德酿造、安华瓷业2个企业被评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盛堡啤酒特色小镇项目,新上研学旅游,以迷笛音乐、啤酒研学文化为特色,开设了研学线路,新上研学旅游啤酒文化观光走廊等项目。

夏津:打造高端沉浸式体验项目

面对疫情对旅游产业的严重影响,夏津县旅游景区积极应对,苦练内功,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游客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景区投入,优化提升旅游产品,将沉浸式体验融入大景区,吸引游客。

五一前夕,德百旅游小镇历时3个月,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山东省首个梦幻光影交互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一千零一夜。整个项目以“遇见童话,相见自然”为主题,通过全新光影技术、艺术美陈、互动装置以及9D裸眼等技术的运用,打造了一处集文化、科技、沉浸于一体的全年龄段体验馆。项目共分12个部分,鲸鱼岛上,蔚蓝色的大海波涛汹涌,扇贝上的人鱼声如天籁,一场伟大的航海冒险梦、英雄梦,将从这里拉开序幕……走出“幻海奇航”,抵达梦幻岛,失去了太阳的向日葵,在星空下对着彼此绽放……星河之畔,点点繁星镶嵌天幕上,古老的巴格达语在柱子上缓缓流转,仿佛可以看到时光流逝……魔幻世界,魔力开启,一千零一夜项目为游客解锁一段奇妙难忘的旅程。仿真喷气火车造型、沉浸式体验车厢及军事装备体验车厢,打造独特的游园体验,是德百小镇打造的另一个沉浸式体验项目——观光轨道网红小火车。两个项目均在五一小长假前投入使用。

夏津德百旅游小镇沉浸式体验项目深受广大游客喜爱,许多游客在体验项目后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让沉寂了整个春天的夏津旅游火了一把。随着椹果成熟,第十五届椹果生态文化节即将到来,将使小镇沉浸式体验项目更有吸引力。相信夏津旅游市场一定能恢复之前的红红火火。

2022-05-1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1250.html 1 大项目助力德州旅游新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