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第16版:旅游报16版

非遗“活”起来 文创“火”起来

荣昌积极探索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紧扣全区“一都三城”文化旅游定位,积极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名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闲旅游目的地。

多彩非遗助力文旅品牌化

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荣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四大陶都之一,拥有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夏布织造技艺、制扇技艺(荣昌折扇)3项国家级非遗,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8项。2021年荣昌区安富街道(荣昌陶器制作技艺)获得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荣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和利用工作,围绕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打造“非遗+产业”“非遗+体验”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使非遗保护与旅游产业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唱响中国西部陶瓷之都、非遗体验之城、运动健康之城和美食休闲之城“一都三城”文旅品牌。

一路人文一路歌,安陶小镇、中国夏布小镇等非遗主题小镇,吸引着区内外非遗传承人、制陶艺人、设计师入驻,为荣昌非遗传承发展注入活力。大师工坊里,坚持传统古法工艺,是老匠人的情怀;陶宝古街上,创意器型琳琅满目,是新匠人的专注。现已形成鸦屿陶瓷、钟鸣陶艺、安北陶艺、天运夏布、加合夏布、壹秋堂夏布坊、阳光扇艺、金扇子、飞跃工艺扇厂等一批集保护、生产、体验于一体的非遗产业实体,推出办公陶杯、茶器、夏布包、夏布服装、折扇等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工艺性的文创产品。在2021“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第十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第四届中国四大名陶(4+N)荣昌展名陶精品展和陶瓷技艺大赛等大赛评选中,共获得金奖36项、银奖60项、铜奖36项,“以赛促名”不断提升荣昌非遗知名度与美誉度,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荣昌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整合,策划“品巴蜀文化·赏非遗之美”巴蜀非遗研学游和“传统与新生”荣昌非遗研学游等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打造民俗文化、荣昌陶器制作、夏布纺织、折扇制作等体验项目,第二届河包粉条美食文化节、“巧手云集”“周周乐非遗”等非遗主题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由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我的民俗相册——内地与港澳青少年民俗摄影主题交流线上活动”走进荣昌,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以“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交流陶艺、夏布、折扇等非遗知识,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特色活动唱好成渝双城记

荣昌位于重庆最西边的川渝交界处,是成渝地区的“黄金联结点”,有着川渝合作的地理优势,素有“重庆西大门”之称。凭借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唱响成渝“双城记”的新征程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荣昌发力跑出了“加速度”。

作为两届“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的主办方,荣昌丰厚的非遗资源在文创产品研发上优势巨大。2021年,大赛吸引了重庆各区县以及四川宜宾、自贡、泸州、内江等地区,汇聚了1000余件旅游商品(文创产品),架起川渝城市之间非遗传承合作交流的桥梁。同年,荣昌与四川隆昌、资阳、自贡、泸州分别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题交流活动,组织区内加合夏布、德南麻纺织等企业与自贡扎染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荣昌夏布、自贡扎染两大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既有效提升了荣昌非遗文创商品的知名度,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强化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交流与协作。

以活动为媒,荣昌精心开启节会盛宴,“巴山蜀水”流行音乐颁奖盛典暨优秀原创歌曲展演、汉风文化节、七夕河灯旅游文化节、中国荣昌猪年猪节,吸引游客共聚荣昌,感受非遗魅力;荣昌旅游宣传“大篷车”先后走进四川省宜宾市、内江市(隆昌市、威远县)、泸州市和重庆市丰都县等地,开展现场旅游推介、非遗展示秀等,做大荣昌文旅“朋友圈”;积极参加第六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第七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暨2021年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示荣昌非遗魅力,促进荣昌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丰富的文旅活动,增加了荣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更好满足游客旅游休闲与精神文化需求。据统计,202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108万人次,同比增长35.48%;旅游总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30.72%。

慢游漫游建设宜居生活城

荣昌坚定“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战略思维,坚持“游古镇、品非遗、享美食、健身心”这一主线,促进“慢游”“漫游”文旅相融合,打造荣昌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旅行未必一定去远方,只要能给心找到休憩的地方。”近年来,以距离近、时间短、慢体验、轻松游为特点的“微旅行”,成为不少人休闲度假的新选择。荣昌优越的城市环境、便利的交通网络、完备的休闲设施、丰富的美食选择,让一场说走就走的“慢游”和富有个性、参与感的深度体验成为可能。

24小时城市书房、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图书分馆、城市文化艺术沙龙的建设,让荣昌居民享受到家门口阅读的便利。“周末文艺荟”等文化惠民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加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充满活力的“运动之城”,重庆·荣昌铁人三项公开赛、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全国拳击锦标赛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落户荣昌。2021年,荣昌承办国家级赛事2次,市级竞技赛事3次,全民健身跑、成渝双城排球赛、篮球联赛、网球公开赛等大型区级群体活动20余次,各类单项赛事100次以上,直接参与赛事活动的干部群众达到30余万人次。

下一步,荣昌将通过丰富体育赛事、运动健身、休闲康养、观光体验等体育文化旅游业态,建设“品牌赛事基地、户外运动胜地、休闲健康福地”。持续发展文体旅、现代商贸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名城,打造“慢游”“漫游”之城。树立“中国畜科城,繁荣昌盛地”的城市形象,塑造“融合、雅致、创造、进取”的城市气质,吸引更多游客体验“一都三城”的独特魅力,努力为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贡献力量。

(陈泥蓍/文 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图)

2022-05-13 荣昌积极探索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1141.html 1 非遗“活”起来 文创“火”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