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聚焦“十四五” 重庆文旅发展

(部分地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扣“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十四五”期间,重庆将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国际旅游枢纽城市,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到“十四五”末期,全市文化强市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文化软实力大幅度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国际旅游枢纽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建成。文化事业发展实现新进步,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境界。

渝中:

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 的国际旅游都市

渝中是重庆“母城”和发源地,是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区,山水禀赋优异,文旅资源丰富。悠久历史孕育的重庆母城文化流光溢彩,集聚的都市资源璀璨辉煌,是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核心载体。

“十四五”期间,渝中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价值定位,立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四大国家级品牌,提升和深化“人文渝中”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推进文商旅城融合发展,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区、大区、强区建设,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国际旅游都市。

渝中将围绕全域人文营建构建大文博、全面生态营造打造大花园、全城城旅一体完善大服务、全业互动互融体现大消费、全民文化认同塑造大品牌五大发展战略,持续优化中央山脊景观轴,打造重庆嘉滨、长滨景观带,提质长嘉汇大景区和大鹅岭片区,整合文博场馆、传统街巷等多点文旅资源,构建“一轴两带两区多点”的渝中文旅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会客厅”。

九龙坡:

深挖地域特色 着力打造人文艺术魅力区

九龙坡是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是成渝“双城”“双核”相向发展“主通道”、重庆向西发展门户和西部科学城建设重要战场。九龙美术半岛作为九龙坡打造的“人文之城”新名片,是重庆6张城市新名片中“艺术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九龙坡区围绕“做靓人文之城名片”要求,不断挖掘文化底蕴,传承非遗技艺,加快建设文化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举办特色品牌活动节会,开展九龙特色文化宣传,加强与成渝、一带一路等区域互动营销,不断提升九龙坡文化和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

“十四五”期间,九龙坡区提出了“12345”的发展思路,即继续围绕“三高三宜三率先”这一宏伟愿景,立足共建“科学之城”“人文之城”两大定位,开拓“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绿色转型”三大路径,强化科学城九龙片区、九龙美术半岛、九龙新商圈和高铁临港经济区四轮驱动,聚焦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城乡融合先行区、人文艺术魅力区、人民生活品质区五大目标,全面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人文艺术魅力区,谱写九龙坡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璧山:

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璧山立足“全域景区·支柱产业”的价值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围绕“五新四城”主要任务、“两城三片”关键支撑,构建旅游全产业链,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旅游目的地。

按照“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璧山以“旅游+”为导向,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体促旅,以旅载文体,以体塑文旅”的发展理念,以绿城、水城、古城建设为抓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文化体育和旅游环境,努力建设“生态之城、儒雅之城、一生之城、活力之城”。

营造城市休闲气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让游客“停下来、留下来、住下来”。璧山依托菜园、果园、花园,把璧山建设成重庆的“绿色菜园”“四季果园”“城郊花园”,开发集观光游览、品尝、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文旅产品。同时,推进茅莱仙境生态文旅项目、福禄研学小镇、云雾花涧、叁里·文旅美食印象、影视主题小镇等文旅重点项目,开创既留得住乡愁、又富得了口袋、还叫得响品牌的乡村旅游模式,努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旅游产业链,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水平。

璧山结合“科技璧山、创新璧山”的目标,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聚焦科学主题“铸魂”,不断丰富“来了就是璧山人”内涵,推进璧山文旅向数字化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休闲城市。

大足:

做靓世界文化会客厅 建强“两高”桥头堡

大足将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做靓世界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

全力推进国际文旅名城建设。擦亮大足石刻“金名片”,以世界遗产的高度与全球对话,坚持高点定位、等高对接、国际引领,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地、世界知名研究院。

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坚持“文旅+”,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将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打造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引领、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江津:

打造休闲旅游胜地

“十四五”期间,江津将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主题,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后花园”等目标,凝神聚力建设“五地一城”,加快建设休闲旅游胜地。

以人为本,以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努力构建以津南大四面山生态游为重点,津中一江两岸都市游、津西古镇民俗文化游、津北原乡人文风情游、津东綦河画廊乡村游协同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消费者提供功能齐全的休闲旅游产品。

同时,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街区、传统村落等保护利用,深入挖掘民俗资源、传统技艺、特色美食,丰富文化和旅游业态,激励引导以文化创意、影视、度假、康养、休闲等产业为重点的文旅企业发展,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拓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实现集群式发展。

永川:

打造“双城会客厅 西部欢乐城”

2022年,永川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期间,永川区将按“一心引领、双核引擎、三区联动”布局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力争“一年有突破、三年大变样、五年见成效”,大力提升永川文化旅游体育区域集聚辐射力,推动永川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新格局。

以永川中心城区为引领布局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构建区域性文化、旅游、体育消费中心。北部以茶山竹海为核心形成泛箕山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聚区,南部以松溉古镇为核心形成长江沿岸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聚区,南北双核共同推动永川全域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发展。中部泛黄瓜山、东部云雾山、西部巴岳山—英山区域形成主题特色各异、产品业态互补、交通线路相连、产业经济协同的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联动发展区。

力争到2025年,永川区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实现新进步,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进入新境界,建成重庆主城都市区文化高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成渝双城经济圈体育热地,打造成为“双城会客厅 西部欢乐城”。

荣昌: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休闲旅游目的地

“十四五”期间,荣昌将着力提供优质文体旅产品和服务,唱响“一都三城”文旅品牌,推动全区文化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

依托中国巴蜀非遗小镇、万灵古镇、濑溪河体育小镇等景区资源,以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抓手,着力打造“体育荟”城市名片,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共推文化体育旅游常态化合作;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迭代升级,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开展“菜单式”“订单式”“预约式”服务,持续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错延时开放,确保“三馆一中心”高质量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化繁荣昌盛地;提升文化遗产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积极申报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打好荣昌旅游“非遗牌”,建设巴蜀非遗旅游名城。

奉节: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和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

奉节是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景观奇绝举世无双、自然生态无与伦比、历史文化灿若星河。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是奉节特有的“两大宝贝”。

“十四五”期间,奉节将聚焦“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用好生态、人文资源,围绕“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主题,做好文化和旅游文章,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奋力开创奉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奉节将丰富文旅业态,千方百计打好三峡、生态、人文“三张牌”。在打好“三峡牌”方面,将从做靓“三峡门户”、做优“三峡之巅”、做强“三峡原乡”3个方面发力,建设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在打好“生态牌”方面,将着重围绕打造自然观光胜地、打造生态康养胜地、打造个性体验胜地3个方向上着力,实现旅游发展“一年四季”。在打好“人文牌”方面,将从弘扬诗词文化、唱响三国文化、挖掘本土文化3个基本面着力,不断提升奉节文化和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万盛:

多措并举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以品牌景区黑山谷、奥陶纪为核心,以尚古村落、凉风梦乡村、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点)为补充,大力发展生态、体育、乡村和研学旅游,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持续打响“全域旅游·活力万盛”品牌,加快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全球活力城市。

目前,万盛正在持续构建覆盖全域的四级旅游集散网络,即以城区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为引领,万盛南(青年镇)旅游接待中心、万盛北(丛林镇)旅游接待中心为支撑,黑山旅游度假区、椅子台、青山湖、南桐镇旅游服务中心为支点,其他景区(点)服务区为节点的旅游服务体系;同时,培育一批特色餐馆、特色民宿、特色店铺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供给保障。

“十四五”期间,万盛将重点围绕“旅游产品高质量、旅游业态高质量、旅游管理高质量、旅游配套高质量、旅游品牌高质量、融合发展高质量”6个“高质量”全面发力,坚持全域旅游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万盛文化和旅游工作行稳致远、再谱新篇。

2022-05-13 (部分地区)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1130.html 1 聚焦“十四五” 重庆文旅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