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萍
近年来,广西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扶持,旅游商品和装备制造正驶上快速发展轨道。2021年年底,广西智能驾驶观光车、个性化陶瓷制件的批量增材制造2个案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组织评选的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名单即是例证。
加强技术创新
目前,观光车在景区的应用非常普遍,并从汽油车逐步向油改气、油电混动、纯电动等清洁能源方向发展,科技应用不断提升。2017年,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以休闲、观光、游览为主要用途,适用于旅游风景区、综合社区、步行街、校园等特定场景运行的代步智能网联汽车。这款汽车受到市场的关注。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显进介绍:“这款智能观光车搭载了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先进的感知系统,并采用GPS和IMU融合定位系统,结合远程监控、管理员调度、乘客约车等车联网系统,可以实现远程一键叫车、远程一键泊车、固定线路全自动驾驶、精确探测障碍物。同时,还有可自主做出对应决策、精准停靠、乘客方便自由约车乘坐等功能。”
旅游装备服务于旅游的各个要素环节,广西饮冰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洁将目光投向了特色旅游商品——陶瓷的生产。王玉洁介绍,广西提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不仅要把“山水文化”发扬出去,也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使其成为城市“名片”。
广西钦州市的坭兴陶和桂林市的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梅瓶是桂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发展新型陶瓷工艺品产业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此,广西饮冰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显示研究院联合开发了一种个性化陶瓷制件的批量增材制造技术,通过3D打印方式生产个性化的陶瓷制品,为新奇创意融入旅游商品生产提供可能。
王玉洁介绍:“我们不断革新发展思路,加强创新驱动,通过设备创新,开发出个性化陶瓷制件的批量增材制造设备,利用陶瓷材料制备、3D打印及后处理的全套流程,可实现个性化陶瓷制件的批量生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成品率和工艺水平,建立起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系统。公司通过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持续推动生产管理、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推广先进、节能、绿色的生产工艺及装备,实现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加快应用推广
新装备、新技术必须落地才能产生价值,企业也在应用推广方面发力。
“我们正在加大智能驾驶观光车的推广,力争30%以上的客户使用智能驾驶观光车,年产销量将达到2000台。”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产品规划主管田哲源说,“目前,五菱观光车累计销量超过4.2万台,国内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使用五菱观光车。而智能驾驶观光车不仅能为景区节约大量人工成本,还可以通过智能调度,提升景区10%—20%的接待能力。”
田哲源介绍,五菱公司计划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公司合作,在全国建立30个试运营点,实现销售100台智能观光车的目标,通过实际路试,进一步验证产品可靠性,完善产品性能,拟定设计、生产及实验标准,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尽快拟定标准及相关法规,以促进智能观光车早日大规模投入使用。
王玉洁介绍,近几年,公司一直在技术上探索精进,并不断取得成果。2018年11月,公司推出桌面级陶瓷3D打印机Cerambot,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等平台海外预售30余万美元;2021年4月,推出第二代陶瓷3D打印机Eazao,在Kickstarter融资近30万美元。“我们一直在完善技术,争取做出更好的产品面向市场。”
据了解,桌面级陶瓷3D打印机具有陶瓷无模直写技术,以数字化模型驱动,不需要模具即可实现复杂陶瓷制品的个性化批量生产,解决陶瓷工艺品制作效果不可控的行业难题,并可实现多种陶泥材料的打印,建立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系统。
近年来,陶瓷原料资源日益枯竭,黏土、瓷砂、白泥、黑泥及色釉料的价格大幅上涨,有的原材料价格涨幅高达129%。“通过增材制造的技术手段,可提升陶瓷工艺品的良品率至90%。因良品率提升,烧制同样质量和数量的产品,陶(瓷)土、矿物质釉料将节省50%,极大节省了资源,节约了经费。”王玉洁对于该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与其他消费级的3D打印机相比,陶瓷3D打印机安全、环保、无污染,可制作日常生活陶瓷。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处负责人介绍,陶瓷3D打印机可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坭兴陶等广西特色陶瓷器的量化生产,有助于广西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实现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
加速产业集约
近年来,广西发力旅游装备制造,促进旅游装备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柳州市依托完善工业体系,高水平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培育户外运动装备、旅游电瓶车、旅游房车等新兴产业;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露营、攀岩、潜水、游艇游船等装备制造业。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顾成奎介绍,广西将编制印发《广西大健康和文旅制造业发展规划》,指导柳州加快编制《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产业规划》《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规划》以及文旅装备产业全景图,从顶层设计解决文旅装备发展方向和布局等问题。
广西从2021年开始的3年中,每年投入400亿元发展工业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柳州相关政策支持。
2021年12月,第二届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博览会在柳州举办,150多家企业、1000多种装备产品亮相。在柳州主题展区,不仅汇集了广西汽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延龙汽车等代表性产品,还展示了两面针、广西金嗓子、柳州螺蛳粉、柳州市博物馆、紫荆花旅游文创等具有柳州特色的产品。
2021年10月19日,柳州市柳北区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其中,多个与旅游装备制造业相关的项目落地。柳北区朝着五百亿级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目标,又迈进一大步。同年11月4日,中国—东盟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揭牌。
如今,柳北区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在高端旅游交通装备方面,柳北区现有高端旅游交通装备企业年产值达30亿元;在装配式旅游设施方面,柳州市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已获得首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在旅游防护用品方面,柳北区建设打造的广西现代服装产业园,聚焦服装行业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领域,打造立足广西、辐射西南的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