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8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雅安市名山区:

全力以赴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 加快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康养休闲目的地

日前,“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夏季旅游产品发布会暨《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专题片首映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景区举办。其间,《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专题片从“茶之源、茶之路、茶之产、茶之旅、茶之梦”等视角,向全球网友呈现了名山独特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名山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为抓手,从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资金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新场景新业态培育等方面重点发力,率领当地群众走出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的全域旅游特色发展之路,全区文旅产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发挥资源优势 擦亮“世界茶源”品牌

名山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处于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的接合部和川西交通枢纽核心区,是接轨成都的“桥头堡”,纵贯全境的成雅高速公路、邛名高速、国道108线和成雅高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名山是“南方丝路”的主要通道和“茶马古道”的起点,因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而得名,因品质卓越的蒙顶山茶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世界茶源·中国茶都”。35.2万亩生态茶园、“人均茶园面积全国第一”,这两项数据便是对这一品牌最好的诠释。

历经千年时光,茶祖文化、贡茶文化、茶马文化、禅茶文化、茶技文化已成为名山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渠道。同时,名山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川西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播撒的红色文化,以及全国仅存的茶马司遗址。

绿色是名山的底色,生态是名山的优势。地处中纬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高达54%,享有“绿色世界”“天然氧吧”“康养福地”等美誉。

丰富多元的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不仅成就了如今的名山茶产业,更为其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截至目前,名山已培育出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各具特色的七大茶乡旅游组团、3个4A级旅游景区(蒙顶山景区、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月亮湖)、3个3A级旅游景区(红草坪、蒙顶酒庄、龙滩子)、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家工业茶旅融合综合体,先后获得世界最美茶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20多个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旅游称号。

当前,文旅资源、区位交通等系列优势已成为名山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的实力和底气。“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在今年晋级命名县!”名山区委相关负责人笃定地说道。

锚定创建目标 多管齐下整体联动

近年来,名山紧紧锚定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目标,把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从创新体制机制、配套政策资金方面为创建提供保障,从广泛宣传动员、开展节会活动方面为创建工作营造氛围。

在体制机制上,名山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文旅产业推进小组,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组成专班,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统筹推进创建各项工作。

同时,名山还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区年终工作考核并将创建工作分解成43项提升整改内容,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周调度、每周督查,各责任单位领题解题,形成了“上下齐心、整体联动”的创建合力。

政策和资金保障是加速创建的催化剂。其间,名山高标准编制了《雅安市名山区全域旅游规划》,出台了《促进全域旅游扶持奖励措施》 《旅游民宿管理办法》等10余项政策措施。同时,名山还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近3年已累计整合超10亿元资金用于发展旅游产业。

推进创建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和群众基础。近年来,名山在线上大力开展创建宣传工作的同时,还在蒙顶山景区沿线、主要街道等重要节点制作大量创建标语,并通过组织召开创建工作会和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发放了4万份创建倡议书和明白卡,营造“有声势、有数量、有质量”的全民氛围。

此外,名山还通过连续开展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承办和主办骑遍四川·环茶马古道雅安公路自行车赛、男子篮球邀请赛、中国气排球西部邀请赛等20余场节庆和赛事活动,进一步为名山创建天府旅游名县造势引流。其间,名山创新策划了“名山不止名山”热度提升活动,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播放近2亿次,微博、微信阅读量均达7000万次。

软提质硬扩容 旅游环境显著改善

“环境优美、设施便利、消费放心,体验很巴适!”提起刚刚结束不久的名山之旅,游客张子铭赞不绝口,“下次一定还会再来!”

游客切身感受的背后是名山区大力推进全域“软硬件”提质扩容的不懈努力。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名山严格对标各项创建要求和细则,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提档、旅游服务提质、厕所革命和智慧旅游发展,切实提升游客体验度和满意度。

在“硬件”更新方面,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名山已累计投入3.5亿元资金,用于提升蒙顶山景区,新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风景道等旅游设施,完善全域旅游标识系统,并在百丈湖汽车营地、蒙顶山假日度假酒店、蒙顶山景区游客中心、邛名高速及名山汽车站建成了旅游咨询服务点。

今年,名山再次高标准对标创建要求,投入5000万元,新建了22.5公里旅游风景道、2635旅游驿站,全面改版提升大数据中心,提升打造蒙顶山景区、牛碾坪景区,规范完善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旅游配套设施。

其间,名山还把扮靓全域环境作为提升硬件设施的重点,对茶马古城特色街区、旅游风景道、公路服务区等点位进行提升打造,提升了名山旅游整体形象,并通过持续开展“绿美名山”行动,创新实施“五美共建”工程,以创建竞争模式形成“全民共建、全面共治”的强大合力,推动全区环境稳步提升。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创建工作中,名山持续推进旅游公厕增量提质,为游客提供舒心的游览体验。据统计,仅在2021年,名山就投入了1000余万元,在蒙顶山、月亮湖、牛碾坪等景区(点)提升改造了20个旅游厕所。

在“软件”更新上,名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成立旅游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规范整治全区旅游市场。据统计,2021年,名山累计对全区景区、文化和旅游场所开展了130余次执法检查,有效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

此外,名山区还通过常态化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文明旅游宣传引导等工作,夯实名山旅游发展的“软基础”。

多业态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迈向纵深

骑游茶山绿道、休闲品茗、探秘茶马古道……近年来,特别是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名山大力整合全区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持续推进“旅游+”发展,打造了一大批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新业态、新产品和新场景。

茶是名山的“金字招牌”。依托35.2万亩茶叶资源,名山建成了全国唯一的茶叶主题休闲农业公园——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同时,名山还建成了国家茶树良种繁育场、西南最大茶树基因库、雅安现代茶叶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了蒙顶酒庄、跃华茶庄、丰丰茶业3家工业茶旅融合综合体,实现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的可体验和可参观。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名山建成了全国唯一“红+绿”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四川省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学院,与雅安市内的部分县(区)合作推出了5条红色文化教育线路,打造研学旅游新热点。

在“食宿购”环节,名山以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为载体,在沿线陆续建成了小茶院、桅子院、玩土茶谷等30家特色民宿,形成了“名山茗宿”品牌。同时,名山还充分挖掘全区文旅特色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126种,推出了独具风味的雅鱼、蒙山仙菌、羊肉汤等131道特色美食。

在新店镇新坝村,集文化传播、绿色养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雾茶庄园”, 凭借庄园川西古名居院落群、大型品茗观光道和茶园庭院火锅,嵌入茶文化与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众多市民游客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夜游是丰富游览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重要一环。深谙此理的名山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茶马古城特色街区改造,建成了“龙行十八式”“茶之路”等主题文化景观小品,通过创意布局的小吃美食、夜间市集丰富夜间消费形式,有效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创建工作中,名山还以文旅项目招引建投为抓手,全力提升旅游品质。据统计,2021年,蒙顶山生态旅游康养产业园已完成项目7个,完成投资14.27亿元。目前,还有总投资达6亿元的文旅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历经多年耕耘,名山逐步实现了工业、体育、康养、研学、文化等9种业态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持续迈向纵深。

释放旅游红利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名山充分发挥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茶产业与旅游融合,打造了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产村相融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形成了“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发展局面,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

临近夏季,位于红星镇骑龙村的万亩茶园格外亮眼,不少茶农正在茶园中采摘茶叶,不少自驾游客停下车来,在路边小憩、拍照。“茶园风景很壮观,到这里既可以亲近大自然,还可以学到很多茶知识。”游客李泉福说。

大量游客的到来,让骑龙村乃至整个名山的农村群众都分享到了旅游业繁荣发展的“甜蜜果实”。今年4月出炉的《雅安市名山区旅游促民增收调查报告》显示,名山区农村群众人均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达到4059.82元,农民居民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32%。

名山大力推进茶旅融合让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还逐步实现了人才回流,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到名山的农村开办民宿。

“老朋友又来了,快请坐!”骑龙村的民宿“时间之外”负责人陈友凤刚忙完手头的工作,便向“回头客”郑先生一家说道。

陈友凤是骑龙村人,年轻时曾在外地打拼过。2019年,事业上小有所成的她选择回到家乡,投资了近900万元打造了以老树、古井、茶结合的“时间之外”民宿。“生意还不错,临近五一假期,房间已经被预定了90%。”陈友凤说。

50余岁的成都人王晓松因厌倦都市生活,选择在红星镇金鼓村打造了一间理想的民宿——“隐庄”。“这里四时有景,美不胜收,满足了我对生活的向往。”他说,接下来还将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邀请相关人士开展文学、艺术创作,从文化方面来助力乡村振兴。

“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乡村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旺、人气越来越足,这证明我们走对了发展路子。”面对喜人的发展成果,名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当前,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面对新的征程,名山将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作为引领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康养休闲目的地。

(陈俊成 卢康伟/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名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2022-04-28 雅安市名山区: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0832.html 1 全力以赴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 加快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康养休闲目的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