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春月,疫情突袭。
福建省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党有号召,我即行动”的使命担当,先后集结近200名党员干部,组成9支抗疫志愿服务队,驰援泉州市丰泽区浔埔、金崎社区,鲤城区石崎、古店社区,晋江溜石、溪边村,鲤城区疫情防控道路交通组及丰泽、台商投资区2处方舱医学隔离场所。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伯群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局领导孙少磊、周梁升、黄建明带领抗疫志愿者与驻地干部、“医务白”“警察蓝”“志愿红”并肩作战,携手抗“疫”,坚决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快、准、严、实、细”要求,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哪里风险大、哪里任务重,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一束束鲜花、一张张感谢信、一面面锦旗,是驻地群众给予志愿者们的肯定。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文化和旅游系统党员干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笃定和自信,展现了连续作战、艰苦奋斗、为民服务的过硬作风,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为泉州战“疫”贡献了文化和旅游力量。
在社区(村),服务队第一时间成立下沉一线抗疫临时党支部、团支部。他们精准研判、科学施策,迅速磨合、建立机制,网格管理、挂图作战,分工明确、措施有力,全身心投入核酸检测、电话流调、封控区管理、卡口管控、生活保障等工作,坚决落实“清街、扫楼、补网”专项行动,同时发挥文旅特长,加强疫情防控宣传。
下沉一线期间,面对繁重的核酸检测工作,服务队成员每次凌晨4点半就准时到核酸采样点,化身信息采集员、秩序员。为了做好防疫宣传,他们还是小区的“小喇叭”,提示大家“请保持一米距离”“今天核酸检测到下午5点结束”……经过一轮轮的大力宣传、入户清查补网,实现全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信息流调组志愿者变身“话务员”,他们与时间赛跑,任务量大且繁琐。面对群众他们耐心解释,争取信任,更大限度、更快速度获取准确信息。
在封控区,服务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关注孤寡老人、重大疾病患者、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配合上门核酸检测,解决买药就医困难,赠送“爱心菜包”“礼包”等,解决群众急难需求,做到“隔离不隔情”,让群众备感温暖。在每个社区卡口处,他们一丝不苟,坚守百姓的“安全健康门”,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同时保障民生物资运输、居民看病就医等必要出行。
在鲤城区疫情防控道路交通组,他们服务顺济新桥、兴贤路、南环路、池峰路4个卡点,这些卡点来往人多、车流量大,也是各物资运输车辆及防疫转运、垃圾清运、水电油气等城市运行保障车辆的重要通道。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先后有39人次参加交通道路防控工作,他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查验进出车辆和人员近9万车次,严查人货混装,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当好“守门员”。
“集中隔离人员凌晨3点左右即将到达,请各组人员做好接车、登记准备”“隔离房间需要配送物资,请及时送达”……在方舱医学隔离场所,8名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的志愿者坚持“24小时在线”,每天保障隔离点人员的生活物资、医疗物资供应,打电话开展流调工作,做信息档案、健康档案,解决隔离人员诉求、开展心理疏导。因工作原因,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隔离专班工作队的微信群里,只有队员简单的报告——“我们已正式入驻”“今天我们这举行闭舱仪式”,他们默默地守护着方舱隔离人员的安全。
如今,泉州已经“摘星”,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这里有着9支抗疫志愿服务队的默默付出。
(文图均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