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创新时代表达 展现清明文化新气象

作为一个具有浓重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清明节正在顺应时代大潮和时势要求,不断创新具象表达,丰厚精神意涵,展现出新的文化气象和时代风姿

□ 王志军

“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天地之间清洁明净、温暖晴和的美好意象。清明节假期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春游、扫墓祭祖,追思先人。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缅怀先烈,让人们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

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具有浓重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期,清明节正在顺应时代大潮和时势要求,不断创新具象表达,丰厚精神意涵,展现出新的文化气象和时代风姿。

“健康”是第一关键词。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疫情当前,保障生命健康是首要大事。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各地相继发布了清明祭扫相关注意事项,有的倡导网络“云”祭扫,有的要求现场祭扫必须提前预约,还有一些地方则推出了代祭扫等服务。随时而变,灵活多样,变的是祭祀的形式,不变的是慎终追远的情怀。如此新对策新举措,在抗击疫情与清明祭扫之间实现了平衡,也正在成为新的民俗风尚。

“安全”,成为另一个关键词。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眼下天干物燥,由此引发的各种火情也进入多发期、高发期。安全才能安稳。全国上下正在努力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等各项工作,全面排查潜在风险并及时整改,努力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正是在各地的积极推动下,清明祭扫已经开始移风易俗,越来越多的百姓自觉摒弃烧香烧纸等旧习。文明祭祀,低碳清明渐成时代新风。

而“节俭”一词,不仅出现在各地清明节的倡议书中,也正在成为人们的共同理念和自觉行动。厚养薄葬、老人在世多孝敬、离世祭祀不攀比的新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官方倡议到民众作为,从纸上文字到具体实践,都是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弘扬。反对铺张浪费,以节俭方式追思故人,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无憾,越来越成为一帧时代美景。

时代与时势之下,清明文化的内涵得到了拓展,清明文化也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其实,这样的变化,与清明文化的演进史是一致的,也正是清明文化本然特性的新表征。源于2500年前的清明节,其文化内涵随着时代流变与社会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最早的清明节,并没有扫墓祭祖的习俗。后来,清明节增添了扫墓、祭祀、怀亲念祖、慎终追远等哀思感伤的主题,还有踏青、折柳、荡秋千、放风筝、拔河、蹴鞠等习俗,融入了亲近自然、欢乐向上的气息。正是在不断创新发展中,清明文化才得以迭代传承,获得了坚韧的生命力。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的重要价值在于对文化、对传统的负载和传承。在时代流变和社会演进中创新发展的清明节,本质上是“清明文化”逐步演变的历史过程。清明文化,联通古今,哀乐并存、天人合一,这在某种层面也折射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清明文化在推动实现政治更清明、环境更清洁、人生更清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清明文化也必定会紧随时代,闪耀出新的风姿,勃发出新的力量。

2022-04-05 作为一个具有浓重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清明节正在顺应时代大潮和时势要求,不断创新具象表达,丰厚精神意涵,展现出新的文化气象和时代风姿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0329.html 1 创新时代表达 展现清明文化新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