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枝
“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结海峡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进一步发挥妈祖文化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契合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共创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的论述,有利于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曾云英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曾云英说,莆田湄洲岛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倡导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据统计,目前,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2000座,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妈祖文化已超越了族群、社会阶层、区域界限和政治分歧,成为两岸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莆田市积极推进妈祖文化和旅游产业建设,推动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莆仙戏《海神妈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和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曾云英建议,在莆田市设立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效整合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平海天后宫、文峰天后宫等重要的妈祖文旅资源,整体性保护妈祖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海峡两岸妈祖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重大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妈祖文化优势,打造满足两岸人民群众需要的现代服务业,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融合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从信俗交流到经贸互通,从“小三通”到“大三通”,妈祖文化成为两岸交流合作和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曾云英建议,在已有两岸妈祖文化民间交流成果的基础上,扩大《湄洲岛构建两岸同胞幸福家园实施方案》的实施范围至莆田全市,赋予台胞“市民待遇”;充分发挥妈祖文化的纽带功能,加大对福建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支持力度,支持和推动闽台妈祖宫庙缔结“姐妹宫”“至亲庙”,协助两岸人民群众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台湾同胞到莆田文化寻根;进一步支持建设“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妈祖文化研习交流基地”,打造两岸青年妈祖文化交流互动平台,增进两岸文化认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受限。曾云英建议,积极创新交流形式,广泛邀请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参与妈祖文化活动,依托在台湾的闽籍同乡会走访联络妈祖宫庙,积极推动妈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结合妈祖“诞辰日”等特殊节日,策划海峡两岸妈祖文化线上交流活动,推出线上交流妈祖工艺精品展、海峡两岸妈祖文化民俗影像大赛、妈祖书画大赛等,为两岸融合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曾云英表示,开展两岸妈祖文化学术合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非常重要。建议国家支持莆田市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智库”,依托地方高校学科优势,为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决策咨询。加大与台湾高校、研究机构、艺文中心、文博馆等团体和机构的合作力度,发挥协同联动机制,全面收集、整理、研究台湾妈祖文化文献资料,拓展妈祖文化研究的深度,增强台湾民众对妈祖文化的了解,提升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