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小城,诗画远方。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被洁白的冰雪覆盖的小城,充满了浪漫而迷人的味道。安静文艺的阿尔山火车站,绿皮火车承载着悠远的记忆,行驶在时间的轨道上,不急不缓地前行。满是故事和乡情的雪村,厚厚的积雪压在木制的房脊、屋檐上,仿佛从时光隧道穿梭而来,透着林海深处的质朴和温暖……这里就是阿尔山,昔日贫穷而落后的偏远林区,如今已成为内蒙古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近年来,阿尔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旅游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化的朝阳产业,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幸福产业,促进脱贫增收的龙头产业,深入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内涵,努力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水平,推动景区(点)建设全面升级、城市气质全面提升、城市品牌魅力彰显,全域旅游建设取得新突破。
以旅为主 为旅而为
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旅游业是阿尔山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阿尔山市委、市政府以“阿尔山的旅游业一定会火起来”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载体,提出了“辖区即景区”和“景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确立了“12135”旅游高质量发展思路。成立了阿尔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着力打造温泉雪城度假区、天池景区、口岸景区、白狼林俗景区、奥伦布坎景区、好森沟景区六大景区,研发提升自然观光、温泉康养、冰雪运动、休闲避暑、研学科考、会议论坛六大产品,建设开发贯穿景区、联通辖区、覆盖全盟、辐射东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六级环线,抓实抓牢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智慧兴旅、机制创新、汇聚合力五项举措,逐步构建“五全”高质量发展格局。
在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下,阿尔山先后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2018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2019避暑旅游十佳城市、2020冰雪旅游十强县、2020年度旅游扶贫典型案例等,阿尔山—柴河景区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白狼镇林俗村、明水河镇西口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阿尔山创建成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全季、全民、全业态、全要素”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聚力品牌 提质升级
全力打造阿尔山文旅品牌集群
针对疫情发生后旅游需求变化和消费升级,阿尔山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加快推进文旅业态升级和品牌建设,景区(点)、地方美食、酒店民宿、非遗、文创全面提升,为游客带来了打卡消费的新体验。
在文化和旅游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奥伦布坎等A级景区进行了改造升级,太阳谷、口岸景区、门山景区建设不断完善,阿尔山景区集群初现规模。锦江之星、喆啡等品牌连锁酒店相继进驻,阿尔山雪村、白狼林俗村、林泰大院、西口幸福苑、伊尔施涧山喜山等特色民宿渐成体系,旅游住宿品质不断提升。依托大兴安岭林区、草原牧区、东北农区丰富物产,打造的阿尔山“山野十二味”“西口十八碗”等餐饮品牌,让阿尔山旅游餐饮吸引力进一步提高。
针对阿尔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文化和旅游部以非遗为抓手,对白狼林俗树皮画、柳编等一批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通过技能培训、设计提升,这些项目从几近失传到重焕生机,树皮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和银奖,成了阿尔山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名片。阿尔山创立了“阿尔山礼物”地方文创品牌,举办了首届阿尔山礼物文创设计大赛,在全国参赛者报送的512件作品中遴选出71件获奖作品。阿尔山神鹿笔记本、钥匙扣、“梦圆草原”奔马造型别针、“慢西西的幸福生活”童话绘本等一系列产品,亮相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目前,阿尔山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积极开展景区创A、宾馆创星、旅行社创A、导游员创佳、旅游服务创优的“五创”活动,全面推进阿尔山市智慧旅游建设,把阿尔山文化和旅游品牌叫响叫亮。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共享全域旅游发展红利
阿尔山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贫困群众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探索形成“全域旅游+五小经济”模式,通过景区拉动、企业带动、能人推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分享旅游发展的红利。截至2019年,全市6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参与旅游业实现了增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2019年4月,阿尔山市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行列。
白狼镇是阿尔山旅游特色小镇。全面停伐以来,白狼镇一直在探索“生态工业+特色农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成为旅游从业者,形成了“放下斧头当导游,小康生活不用愁”的风气。白狼镇林俗村、鹿村先后成为游客体验林俗风情的打卡地。
五岔沟镇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培育起食用菌和冷水鱼养殖产业,特色农产品不仅在阿尔山各个旅游景点销售,黑木耳、冷水鱼等养殖基地也成为游客休闲体验的林家乐项目,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明水河镇西口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在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下,西口村先后开展了民宿改造、乡村墙绘、餐饮培训、文创开发等示范项目,打造形成了“西口十八”乡村旅游品牌,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村镇居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提升。
阿尔山市现有乡村旅游五星级接待户1家,四星级接待户3家,三星级接待户1家,并积极培育特色民宿、休闲康养、研学体验、工业旅游等乡村旅游业态,鼓励通过项目开发、合作运营、智力支持等方式,打造“阿尔山慢生活”乡村旅游品牌,构建“美丽乡村+全域旅游”新业态,同规划、同推进、同显效,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以节促旅 多元营销
打响阿尔山四季旅游品牌
为助推全市四季旅游发展,阿尔山坚持“做热淡季、延长旺季、经营四季”的发展理念,大力举办特色鲜明、参与性强的节事活动,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2016年以来,阿尔山市共举办各类节事活动200余场(次),杜鹃节、冰雪节等节庆品牌逐渐成熟。2021年,“5·19中国旅游日”兴安盟主会场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内蒙古主会场活动均在阿尔山举办。
冰雪节是阿尔山发展冬季旅游的重要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2021年,阿尔山市举办了“慢游阿尔山 四季美如画”千家旅行商线上推介活动,十大品类20余款冬季旅游产品吸引了100万人次观看评论,开启了冬游阿尔山的序幕。同时,文化和旅游部也发起了“优秀文艺工作者助力阿尔山文化旅游宣传”专题活动,来自中国美术馆、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文艺名家纷纷助力宣传阿尔山的四季美景和人文风情。“阿尔山一年四季都很美”“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的旅游名片得到了更广泛的知晓和认可。
得益于有效的政策扶持、行业提升以及多种方式的宣传推广,阿尔山旅游业迅速回暖复苏。2021年1月至11月,阿尔山共接待游客223.03万人次,同比上升1.9%,实现旅游收入32.37亿元,同比上升25.86%。在“一城引领、五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下,阿尔山着力绘好“山水图”,打好“生态牌”,大力发掘“冷资源”,打造“热产业”,为阿尔山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兴安多娇,清风送暖。阿尔山正以矫健的步伐、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