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段历史经久流传,一个个项目落地实施,一处处景点精雕细琢,一场场活动精彩呈现,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正用如椽大笔绘写“高能级”文化和旅游新画卷,打造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站在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正在向世界讲述鲜活的中国故事、沣东故事。在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背景下,在省市、西咸新区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沣东新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扎实深化文旅融合,逐渐成为陕西文化旅游产业新高地。
漫步在昆明池·七夕公园,寻找千古爱情佳话的浪漫;行走在诗经里小镇,悠享诗歌的韵律;沐浴着柔和的阳光,享受西安欢乐谷·玛雅海滩的魅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与“诗和远方”紧密相拥;漫步在大街小巷,体验“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欢喜……在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美好的期待如约而至。正如沣东新城宣传语所说的那样,“遇见沣东,定格美好”。
近年来,沣东新城努力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认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和生态发展理念,遵循西安市、西咸新区文旅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品质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融合效益集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旅产业成为沣东新城力推的主导产业之一。
基于这样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沣东新城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生态新城、现代化大西安新的城市会客厅和文旅融合发展最佳示范区,助力西安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丝路文化高地、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盘活资源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在各项政策、文化和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等多重利好因素作用下,沣东新城文化和旅游发展再现高光时刻。有古朴厚重底色的沣东新城,同样不失时尚之韵。昆明池·七夕公园、诗经里小镇、沣东华侨城文旅融合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旅游项目相继落成或启动,为沣东新城旅游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今年6月17日,西安欢乐谷的首发项目玛雅海滩开园,玛雅海滩、雨林秘境、黎明广场等五大主题区令人耳目一新,刺激好玩的双龙水上过山车、多媒体视频滑道、炮弹滑道、造浪池、激流河等园区设施展现在游客面前,为消费者打造更加丰富饱满的文化和旅游空间。西安欢乐谷园区以欢乐谷、欢乐谷·玛雅海滩、欢乐谷·HAPPY WALK、欢乐谷·KIDS、OCT1314摩天轮等多个业态主题联动,为西安市民打造多维度娱乐体验新场景,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贡献力量。备受关注的华侨城·西咸沣东文化中心是沣东新城文旅融合示范区文化核的核心产品。望周形象先导区作为西咸沣东文化中心的重点项目之一,集文化性、艺术性、功能性于一体,通过举办文化沙龙、高品质民间收藏展示等系列文化活动,传承沣河两岸优秀文化,塑造文旅融合示范区的“文化极”。
贯彻新发展理念,沣东新城确立了“一轴三带四板块”的城市空间布局,发挥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经济、生态、文化“三带”,推进四大功能板块加快建设。其中“一轴”指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三带”是沣河滨水生态景观带、自由贸易经济发展带、中华历史文化展示带;“四板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与文化和旅游发展息息相关,依托昆明池及周边文化遗存、商业优势和生态资源,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国际人文交流,打造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氛围彰显的斗门水库生态板块。
沣河滨水生态景观带是大西安主城区的重要生态廊道,已经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这条《诗经》开篇描述的河流,经过建设和维护,清水安澜,素月分辉,让人耳目一新。诗经里小镇,有着“一水一岸一城”结构格局,包括“河流+公园+文化+小镇+产业+配套”,通过对在地化元素的深入挖掘,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外界广泛的关注。整个小镇内部的各个铺装、雕塑、小品等景观要素均围绕《诗经》进行演绎,以诗中典故为造景出发点,并浓缩关中地方独特风俗人情,用精致的园林景观还原《诗经》里的小镇河岸,展示古镇的自然风光与繁华景象。
沣东新城华侨城项目作为重大文化和旅游工程,对于提升区域城市形象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前期,在两级管委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欢乐谷水公园、欢乐谷陆公园、欢乐海岸等项目进展总体顺利,为按期投入使用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陆公园、周文化博物馆、创想中心等项目建设,融入更多中华文化元素,抓紧布局一批高品质商业场所、精品酒店和旅游“打卡地”,让沣东新城华侨城文旅融合示范区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亮点。周镐京历史文化板块,旨在挖掘、梳理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服务时代需求,创新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模式,倾力打造世界一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地。目前,宜居宜业的现代田园新城正在崛起。
重视品牌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以“两山”理念为指导,沣东新城聚焦文旅融合,坚持以历史为脉、生态为底、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发展思路,高品质建成了多家旅游景区,2017年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3000万人次,先后举(承)办了三届西安昆明池国际名校赛艇对抗赛、央视七夕晚会、第四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颁奖典礼等重大文化和旅游活动,区域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显著提升,发展质量和社会效益持续增强。
近年来,沣东新城全力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昆明池嘉年华、七夕文化节、诗经文化艺术节、荷花艺术节等一批沣东品牌文化和旅游活动,形成沣东特色的文化和旅游IP,沣东新城的文化和旅游品牌越来越响亮。数十年的积累,对沣东新城文化和旅游业来说,是勤勉奋进,也是卓越成长,更是硕果累累。“竭尽全力满足游客对旅游的需求”是沣东新城的不懈追求。
秉承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沣东新城以开发区站位和视野,结合沣东新城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在巩固提升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的基础上,加快旅游产业“商、养、学、闲、情、奇”新要素突破发展,制定精品旅游攻略、精美旅游产品供“云游客”多方位选择,邀请旅游达人对各景区进行线上推广;结合观光游、生态游、研学游、遗址游、购物游、民俗游,联合康辉等旅行社策划推出线下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切实打好“线上+线下”旅游线路组合拳。
沣东新城梳理辖区文化和旅游资源,策划推出9条精品旅游线路,包括7条1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和两条2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如昆明池·七夕公园——诗经里小镇——望周、泾渭茯茶坊——八兴滩村——多肉产业园——沣东荷苑,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高度认可,一批网红打卡地让沣东新城的景区(点)人气火爆,神奇瑰丽的风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观光揽胜,为文旅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对旅游线路的精准划分,实则是针对旅游资源的精耕细作,旅游线路展示的丰硕成果,呈现了“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美好局面。旅游业发展撬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旅游发展正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变,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旅游产业成为推动沣东新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产业集群
拓展文旅产业新版图
今年5月,“我要上全运”百场马拉松2021沣东新城(OCT华侨城)迷你马拉松赛开跑,近3000名选手齐聚沣东新城昆明池·七夕公园,在奔跑中领略美好沣东的美景,感受生态沣东宜居宜业的环境;6月,沣东潮玩地标诞生,西安欢乐谷·玛雅海滩开园,不仅助力片区价值提升,更以自身影响力,虹吸沣东新城乃至西北的千万客流量,带动区域进入新层级,为沣东新城注入全新活力……一系列的举措和行动,见证了沣东新城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实践。
经过11年的坚守与拼搏,沣东新城已初步形成了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贸易、影视传媒和休闲娱乐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布局。一是聚焦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深挖“七夕文化”内涵,打造了昆明池·七夕公园景区;以“诗经文化”为主题,建成了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生态景区建设;加快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启动沣东华侨城文旅融合示范区项目,昆明池旅游会展、西咸沣东文化中心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是打造文化产业园区,结合大西安新中心与自贸区政策叠加优势,以“文化+自贸”为产业方向,重点建设了文化贸易、文化科技、创意设计、文化教育等产业方向的文化商务区板块。其中,以沣东自贸新天地为载体,引入国际汉唐学院、汉唐石刻博物馆、中国书法学院等文化和旅游项目,打造面向国际的“自贸+文化”产业聚集区和人文交流高地。三是引入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华侨城集团、保利集团、字节跳动、喜马拉雅、陕文投等一批重点企业在沣东新城投资兴业,文旅产业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文旅融合发展效果基本显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成为行业自觉。
“勠力同心,奋楫笃行。”沣东新城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将其作为推进沣东新城崛起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布局,制定实施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支持文旅产业恢复振兴等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培育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初步形成沣东新城文旅融合产业示范聚集区。
在以往的实践中,沣东新城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找准历史与现代的结合点,将文化遗产保护充分融入文化和旅游市场开发当中,全面提高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文化附加值;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品质升级;初步建立特色鲜明、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旅融合现代产业体系。
乘风起航,未来可期。接下来,沣东新城将继续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经济效益,促进文旅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赋能,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