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3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青岛西海岸新区:文旅融合的“四新”实践

近年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围绕文旅融合,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着眼培育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深挖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立体化城市形象营销,让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有了新引擎,满足了市民、游客新需求,培育了乡村振兴新抓手,也树立起城市文化和旅游新形象。

培育壮大文旅新业态 打造发展新引擎

今年7月,融合声、光、电、水、雾、冷焰火等元素,配以先进“5D全息投影+多维激光+威亚特技”等科技手段的海洋光影狂欢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红树林度假世界精彩上演,沉浸式5D光影秀让游客体验到了视觉盛宴。

“我们已经是第二次来感受这种沉浸式光影秀了,尤其是当《狮子王》、海底世界这些能唤起自己成长记忆的元素,结合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展现在面前时,特别震撼。”“90后”旅游达人小雅说。

“海洋光影狂欢节已经举办3届了,非常受欢迎,通过打造一系列夜间旅游活动,延长了游客游玩时间,实现餐饮、住宿及其他消费成倍增长,有效激活了度假酒店的夜游经济。”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品牌总监王震表示。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大趋势下,节庆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民宿游、影视旅游、红色旅游等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在西海岸新区纷纷涌现,如国家广电总局布局的高新视频园区——5G高新视频产业园,以“科创+文创融合”为核心,致力于5G高新视频在文化和旅游、体育、电竞领域的应用示范;茂腔非遗体验、研学旅游为主的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获评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灵山岛等。这些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推动新区旅游业强劲复苏。同时,新区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连续4年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共400万元,补贴范围涵盖图书报刊、文创产品、文艺演出、研学旅游等20多个领域;联合10家景区创新推出“西海岸文旅智惠通”,面向新区居民和高校大学生全面开放办理,已经办理超过2.5万张,多种方式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1月至9月,青岛西海岸新区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9.57亿元,同比增长44.1%,较2019年同期增长4.5%;文化和娱乐企业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14.7%。

完善公共文旅服务体系 满足市民游客新需求

扫码进门、自助借还、现场阅读……西海岸新区峨眉山路,一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成让周边居民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社区居民薛超说,自妻子怀孕后,他时常到图书馆内看书,学习育儿知识,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今年8月,在西海岸新区唐岛湾南岸,西海美术馆的开放也给市民、游客送来了一份文化艺术的礼物,美术馆常态化举办免费开放日,让周边社区居民免费观展,近距离接受艺术熏陶。

“西海美术馆的开放,让我们又多了一个陶冶情操的好去处,为大家带来更多元的精神能量补给。”薛家岛街道南岛小镇居民薛强说。

此外,围绕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文化内涵,2020年以来,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了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审活动,并面向全球发布了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征集书,集结全球艺术创想开展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目前,已从1300余件作品中选出28件入围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当代语境又展现新区地域文化,将进一步塑造新区的城市文化品格、增添城市活力,成为新区公共城市空间新的艺术地标。

图书馆充电学习,美术馆看展览,城市公共空间体悟艺术……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全方位拓展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内容和空间,文化和旅游之花开遍城乡。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已建成14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新区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此外,凤凰之声大剧院、星光岛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已投入使用;28家博物馆、38家美术馆画院、全区23处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高标准建成青岛市一级站。集图书馆、博物馆等多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市民文化中心正在高标准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城区十五分钟、镇村三公里”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圈基本形成。

深挖乡村文旅资源 培育乡村振兴新抓手

初秋时节,游客来到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舒适清新的乡村气息令人流连忘返:走进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在回顾峥嵘岁月中坚定初心;穿梭在葡萄园里,摘上几颗饱满的紫红色葡萄解解渴;坐在农家小院里,品尝一顿地道的农家宴;沿着新修建的环山公路漫步,欣赏青山绿水间的乡村风光。

今年4月,为了进一步推动杨家山里乡村旅游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铁山街道办事处举办了“杨家山里 原山原水”乡村旅游品牌发布会,推出了山里原宿、后石沟影视等八大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燕亚超表示:“杨家山里资源集中,特色鲜明,乡风淳朴,人文深厚,以‘原山原水原生活’的特质,成为西海岸新区乡村旅游新的启航点。”

杨家山里仅仅是西海岸新区聚焦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9月29日,“乡见甚欢西海岸”金秋文旅行暨“乡约农高区 遇见张家楼”旅游线路发布会举办,向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以全域文化和旅游为抓手,将旅游业作为乡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结合西海岸新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蓝莓小镇宝山、北茶之源海青镇、油画小镇张家楼等乡村旅游点纷纷兴起。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工作会上,西海岸新区的灵山岛入选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单位。目前,西海岸新区已培育创建乡村旅游品牌58个,营造了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文化和旅游度假体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立体化城市形象营销 塑造城市文旅新形象

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以来,重点围绕“啤酒之城、音乐之岛、影视之都、会展之滨”提升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通过“走出去”推介、“请进来”营销、举办大型节会活动等系列城市营销活动,让这4张名片深入人心,成为城市形象的鲜明写照。

今年4月,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2021年“花动全城”春季文旅营销大会,以“花动全城”为主题,梳理新区各类赏花景区(点),并融入民宿、采摘、乡村影视等特色资源,推出了“寻访红色游”等五大主题旅游产品菜单,策划推出“万人同唱映山红”、开通“开往春天的巴士”赏花公交专线、组织“遇见西海岸·24小时”媒体采风等活动。在随后的“五一”小长假期间,西海岸新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5.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2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营销方式,策划形成“花开西海岸”“干杯西海岸”“驾行西海岸”“冬游西海岸”等四季文化和旅游品牌;评选西海岸新区“十大美景”“十大文旅地标”,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体系;举办线上旅游特卖会,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获评山东省文旅网络营销十佳优秀案例;上海—青岛高铁专列、外滩观光巴士开通开行,开展“醉美西海岸 嗨翻上海滩”、点亮上海城市地标等系列城市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将城市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推介有机融合,增强了新区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提升了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韩智慧 图/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12-0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1276.html 1 青岛西海岸新区:文旅融合的“四新”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