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蓓琦 楼嘉军 马剑瑜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2017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今年10月在冰岛举行的北极圈论坛大会上,《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提出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表述,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北极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疆域”之一,是重要的全球公域。抓住北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涉北极合作,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是参与北极治理的中国方案。文化和旅游业作为推进经济合作的先导产业,对培养和积累其他北极事务利益攸关方对我国的信任和理解,促进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构建我国介入北极事务的友谊网络,增强各方对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支持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冰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旅游交往日益深入。携程旅游发布的《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显示,2018年北极极光线路的销售量较往期增长了400%;每三名北极游客中就有一名来自中国,中青年居多,人均消费高,教育水平较高;北极极光产品的消费者以90后年轻人为主,19~35岁的人群占比超过5成。“最爱极地旅游的十大城市”中上海位居前列。目前,斯堪的纳维亚旅游局已把中国旅游界定位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旨在共同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2020年俄罗斯联邦旅游局下属的远东与北极发展部已推出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旅游发展的统一平台,包括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络。
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桥头堡作用,亟需促进“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进文化、旅游、教育等高端服务领域的贸易便利化,依托上海高品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发挥好重大“节、赛、会”作用,以国际旅游开放枢纽为主要支撑功能,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人文、旅游交流合作。
因此,基于“冰上丝绸之路”文旅产品的鲜明特色、高端研学科考市场的旺盛需求、邮轮旅游航线的不断拓展、游客的高度认同感,为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提前进行市场布局,丰富“冰丝”之旅的文化内涵,加大“冰丝”之旅产品的传播力度,确立上海文旅企业在“冰丝”项目建设上的主导地位,积极探索“冰丝”之旅发展的新领域和文旅消费的新潮流。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打造“冰丝”文旅起点之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上海与北极圈相距35个纬度,是“雪龙号”北极科考的始发地,是“冰上丝绸之路”在国内延展的重要节点。较之于青岛、大连等节点城市,上海具有对外互通性强、产业水平高、城市定位理念与北欧城市匹配、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等特征。故此,上海文化和旅游业应响应“冰丝”倡议,挖掘“冰丝”之旅沿线国家的文化内涵,营造时空代入感,将“冰丝”文旅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增强游客文化体验。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利用“雪龙号”品牌的影响力。突出上海作为“雪龙号”科考船出发之地的优势地位,利用雪龙号出发或到岸的契机,组织关于北极航道、环保、南极探险等主题的科普、节庆、会议和展览活动。塑造上海“冰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旅游目的地形象,发展流量型文旅经济,不断扩大以上海为起点的“冰丝”文旅影响力。
二是立足邮轮母港整体优势,提升嵌入全球旅游价值链的能力
在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需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加大力度设计制造适合“冰丝”旅游的新型极地探险邮轮,为上海邮轮母港实施北极拓展战略夯实基础,奠定新局面。为进一步凸显上海制造LNP级破冰船的科研能力,可组织相关工业旅游线路、科普研学活动,向公众介绍上海为“冰上丝绸之路”的保护与利用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以及作为航运中心的功能。邮轮母港具有网络节点经济性和经济聚集性的特征,因此应兼顾邮轮公司角度和消费者角度,提前合理规划布局“冰丝之旅”邮轮航线,增强邮轮旅游目的地可达性,拓展上海现有近海邮轮航线和东南亚邮轮航线,探索北上邮轮航线的组织与实施,北向发展使之成为东北亚地区邮轮旅游最佳运营区域,进而成为“冰丝”邮轮旅游新基点。要进一步探索与“冰上丝绸之路”的国内其他节点城市之间邮轮港口的空间协同关系、合作模式,以及邮轮港区与休闲城市互动和有效沟通对策,发挥邮轮旅游产业强大的拉动能力和吸附能力,增强上海邮轮港口的综合竞争力,稳固一流国际邮轮枢纽港的区域地位,树立在“冰上丝绸之路”邮轮港口系统的领导地位,提升嵌入全球旅游价值链的能力。
三是研发高质量文旅产品,实现冰雪旅游国际化新突破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中国市场对“冰雪经济”的热情将会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来自北极的冰雪特色旅游产品必将受到市场的欢迎。高质量的“冰丝”之旅产品是发展“冰上丝绸之路”的新路径,也是实现我国冰雪旅游国际化的新突破。要充分发挥上海文旅企业创新性强、结构多元的优势,积极引导相关企业研发高质量特色旅游产品,瞄准高端商贸、研学会展、文化演艺市场,开拓“冰丝”旅游新疆域。要与冰雪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积极合作,输出上海文化旅游项目。同时,加强与“冰丝”沿线国家和城市,尤其是国际友好城市,如挪威奥斯陆市、芬兰埃斯波市、丹麦中日德兰大区、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等的合作,开展相关主题论坛,如“冰上丝绸之路”可持续开发方案、碳中和方案、“冰丝”旅游线路策划与推广等。
四是树立负责任旅游新形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旅游者在北极的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影响深远。上海应积极引导包括“冰丝”之旅在内的“走出去”行为,使旅游者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强环保意识,改变不良消费习惯,践行低碳旅游,采取更负责任的旅行模式。上海还应积极树立“上海文明”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形象,以可持续的生活与发展方式贡献于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全球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