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为响应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全面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形象,近年来,常熟深入推进“文旅+教育”融合,不断提升常熟在“江南文化”体系中的辐射力。
研学游资源丰富
常熟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沙家浜风景区、虞山尚湖风景区、蒋巷乡村旅游景区、古里铁琴铜剑楼知旅文化街区等文化和旅游景区。为做好“文旅+教育”文章,多年来,常熟多个景区利用资源优势,以发展研学游为抓手,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农旅文化体验等活动,形成了研学旅游新亮点。
沙家浜风景区依托景区内训练营、湿地自然学校等资源,推出“红绿新学堂”研学品牌,设计了“红色总动员”“湿地飞羽精灵”“探秘植物乐园”等具有沙家浜特色的研学游课程,形成小型“生态圈”。古里镇是研学游好去处,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书香墨韵,已成为广大学子向往之地;波司登的品牌效应、李市传统古村落的乡野情趣也成为研学的生动“教材”。同时,常熟还积极推进农旅文化体验游,依托蒋巷乡村旅游景区“四园一基地”,举办农耕文化体验游、社会实践等活动。此外,翁同龢纪念馆的夏令营“行走的历史:探寻常熟文化遗址之旅”,常熟文庙的邑学文化寻根、汉服展演等研学活动,虞山尚湖推出飞熊书院沉浸式研学游、飞熊六艺互动体验项目……旅游景区独具特色的研学活动,为常熟研学游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多元的研学游资源,不仅辐射常熟全市17万名中小学生,还吸引周边城市的学生参与。
打响“常塾”研学游品牌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常熟研学游的发展提供了沃土。立足资源优势,常熟还借助市场化手段开发优质的研学系列课程体系,通过联合景区(点)、旅行社、院校、文博场馆等场所,优化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全域旅游形象。
2017年,常熟在全市范围内梳理出100多个研学游参观考察点,打造了“常塾·研学堂”研学游品牌。该品牌以“道启东南,天下常塾”为宣传口号,分为江南国学、科普教育、江南耕读、江南手作、户外体验五大主题。其中,江南国学分为虞山文化研学、名人名园研学、书画储藏研学,项目串联了常熟文庙国学堂、方塔碑刻馆、虞山古琴乐堂等地,让学生在学习碑刻艺术、书法、古琴的同时,接受江南文化熏陶;科普教育主题分为湿地科普研学、青春校园研学、创新科技研学等,通过挖掘沙家浜风景区、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江南文化艺术中心等地资源,寓教于乐;江南耕读主题将蒋巷村、沉海圩湿地等地串联,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农家生活,还能学习民间音乐,享受别样乐趣;江南手作则通过挖掘隆力奇养生小镇、韦文禧古船馆等资源,提升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户外体验主题集赛事、研学、购物休闲于一体,通过赛事和购物娱乐相结合的形式,学生感受到了“江南商都、旅游胜地”的魅力。
内涵丰富的研学品牌,为常熟研学游发展增添了动能。为持续打响“常塾·研学堂”研学游品牌,2019年,“常塾·研学堂”平台正式在云端上线,通过研学课程、热门研学地、国内研学机构、公共服务、产品推荐等板块,为用户及时推送研学游相关内容、产品和线路等信息,给学生研学旅行带来了便利。
打造江南研学亲子游高地
研学品牌的打造和研学游项目的推出,丰富了常熟的旅游业态,进一步推动常熟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多年来“文旅+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常熟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持续提升。2019年,沙家浜风景区等12家景区被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常熟市教育局共同认定为“常熟市研学游示范基地”;2020年,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推出了“沙家浜红绿新学堂”研学实践教育公益活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接待常熟42所小学1684名学生免费参与研学体验;今年,常熟还推出6条一日、二日精品研学游线路,并协调常熟文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造“飞熊先生”研学游IP,开展飞熊六艺互动研学体验课程,广受学生欢迎……如今,研学旅游在常熟日渐火热起来。
下一步,常熟将继续统筹全市自然、历史、人文、教育等优势资源,积极打响“常塾”研学游品牌,做好“旅游元素+课外私塾”研学游产品。同时,常熟还将深度挖掘沙家浜湿地研学、蒋巷生态农业和农村学校研学等,形成一系列寓教于乐、游学相长、文旅融合的江南儒学研学游产品,打造江南研学亲子游高地,让研学游成为常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中的新亮点。(马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