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浙江淳安“微改造、精提升”激活全域旅游

梓桐镇西湖村景色秀丽,生态环境优越,但吸引大家目光的不只是眼前的美景,还有村里几座独特的艺术馆。走进村口的第一座蚁巢艺术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一屋一世界——《童话》。这是梓桐镇艺术总策划、宁波大学严渊博士为该艺术馆写的序言。这是西湖村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以形态各异、颇具特色的12座艺术馆取代了往日破落的黄泥墙房子。自浙江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启动以来,淳安将其作为山区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奋力推进。截至10月底,已申报项目共计136个,已完成投资2.56亿元。

艺术赋能 激发乡村新活力

淳安梓桐镇始终致力于做足、做精、做透书画艺术产业文章,不断赋予“书画小镇”新内涵。如黄村利用闲置学校改造成艺术写生基地,吸引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等19所高校的学生前来写生,同时开展陶艺、瓷绘、雕塑等艺术研发、生产、体验,2020年接待大学生、游客陶艺体验团队50余批次,共计1.2万余人次。

近年来,淳安县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探索乡村“微改造、精提升”新路径,充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和闲置房屋等,通过吸引社会资本、与非遗传承人和高校合作等方式,打造了梓桐书画小镇、里商非遗小镇、屏门睦剧小镇、西湖蚁巢艺术村、慈溪雕塑艺术园、黄村汉字水墨村等10余个耐看耐玩更耐品的乡村旅游产品,年接待游客达130万人次,有效激发了乡村新活动。

示范带动 焕发民宿新生机

屏湖村是民宿集聚村,自2012年3月第一家民宿落成,全村依托绿水青山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至今已开办民宿46家。但因经营问题,在质效上被许多后来者“弯道超车”,生意也越来越惨淡,客房入住率甚至不足20%。

为破解当地民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给面临被动局面的屏湖村打上一剂强心针,屏湖村借助全县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的契机,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全面提升,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强化旅游接待能力。此外,通过精准招商盘活了5幢集体闲置房屋资源,打造出精品民宿模板,并在精品民宿项目的带动下,村内先后有10余家民宿开始进行改造提升。今年暑期旺季,屏湖村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旅游收入340万元。

近年来,淳安县大力引进社会资本,积极动员党员带头,对民宿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同时完善村庄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打造特色景观节点,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从而增强民宿业主自信心,带动整村民宿改造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引进社会资金1.3亿元,完成屏湖村、青田村、文屏村等村39家民宿提升工程,使一批发展较早的民宿集聚村重新焕发生机。

专业团队 打造景区新亮点

千岛湖石林景区1983年开放,有着“华东第一石林”的美誉,但一直以来,经营情况不理想,年接待游客仅4万人次左右,处于常年亏损状态。为此,石林景区公司引进驴妈妈团队,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和产品体验度,让老景区焕发新活力,2019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达126%,带动周边西岭村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淳安引进驴妈妈、淳在堂、泛华体育等多个优秀运营团队,通过产品创新、经营创新,做深做特景区、街区业态,使千岛湖石林、千岛湖钓鱼岛、骑龙巷等一批传统景区、街区焕发新活力。目前已打造玻璃栈道、高空秋千、松鼠廊道等10余个网红项目,推出城市IP形象——热心市民“湖包包”,开设骑龙夜市、味道镖局等集市,打造小城美好生活节、梦回1959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20余场。

目前,淳安已出台第三轮全域旅游产业政策,围绕“微改造、精提升”,针对民宿、景区、精品度假酒店品质提升,景区村、景区镇等品牌创建,标识标牌、智慧旅游等配套设施完善,品牌运营商引进,导游、旅行社服务水平提高等方面均有相应扶持政策。全县23个乡镇、平台和企业都已参与到“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将努力打造精致旅游产品、推行精致旅游服务,最终让游客拥有精美感受作为旅游产品转型的方向。

(付丽莉 赵太泉/文)

2021-11-1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0889.html 1 浙江淳安“微改造、精提升”激活全域旅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