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延安
我们从汉中市走时还是正午,待赶到青木川时,已临近黄昏。也许是深秋的暮色来得早,虽然这里具有江南气候,青山依旧苍翠,草木依然活泼,但太阳的脚步却是匆忙的。我们顺着新修的水泥路,从镇外绕到提前预订的酒店住下。酒店地处古镇外东北角,背靠凤凰山,面对金溪河,虽然位置有点偏,但屋前屋后都是芬芳花草、亭亭绿竹,房间干净整洁,在优雅中透露着清幽。
仰慕青木川,缘于叶广芩的长篇小说《青木川》和电视剧《一代枭雄》,那时,这个偏安一隅的小镇便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青木川地处秦、陇、川三省交界处,素有“襟陇带蜀,鸡鸣三省”之誉。明朝时叫草场坝,后建回龙寺,遂改称回龙场。清同治年间改为永宁里,民国时叫凤凰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青木川。
《青木川》和《一代枭雄》的故事,都源于民国时期青木川的风云人物魏辅唐。那时,这里地僻人杂,匪患丛生,魏辅唐杀了青木川民团团总之后,成了当地的“舵把子”。他用种植罂粟的钱不断扩张势力,并渴望通过发展经济文化图谋长久和稳固,于是不惜重金兴办学校,所有学生免费,保护客商,创造营商环境,还兴修水利、修桥筑路,使得青木川不仅成为川陕陇的“黑色三角洲”,而且学校、洋行、商户、茶馆、酒店林立,生意兴隆。新中国成立后,魏辅唐带队缴械投诚解放军。在1952年的“镇反”运动中,魏辅唐被枪毙。1987年5月,宁强县法院改判其为不追究刑事责任。青木川因为魏辅唐的传奇人生而辉煌,也因为他的故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访。
一条金溪河把青木川镇分为东西两条街,背靠龙池山的西街是旧日的老街,背靠凤凰山的东街是近几年建设的新街。我们沿着河堤,逆流而上去老街。夜色渐浓,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屋门前样式统一的红灯笼,将青石板铺就的老街照得通亮,显得古朴喜庆。虽然街道只有五六米宽,但路两边的明清式建筑却异常规整。一律的四合小院,一律的雕花门窗、红漆油彩。街边青石板砌垒的水渠里,涓涓细流昼夜不息,给老街平添了几分江南水韵。逶迤蜿蜒的金溪河水在街头引入,经过千家万户,涤去万千尘埃,最终在街尾汇入金溪河。
街上满是三三两两的游人,路两边的商铺也没有关门的意思,经营的多为药材茶叶、腊肉香肠、山野土蜜蜂和各类菌菇等,还有当地小吃核桃饼、香味扑鼻的高粱酒。每家商铺的门脸都不大,镶插式的门板、精雕的窗棂门楣、紫红色的木质结构,还有寓意丰富的瓦当石刻,让这些房屋如这里的历史一样充满古意。
在错落有致的民房中,突然窜起一座三层古建筑,这便是魏辅唐曾经开设的烟馆,也是当时镇上最大、最豪华的烟馆。据说,烟馆的房间分为上中下三等,招待各种烟民,见证了他们醉生梦死、追欢逐笑的糜烂生活。据说,魏辅唐为了揽财不惜手段,但他自己不抽鸦片,也不允许部下抽。
镇上还有被命名为“旱船屋”的荣盛魁,为魏辅唐之兄魏元臣的产业,是国内少有的船型建筑物。房子共三层,每层设若干包厢,包厢仿照船的船舱等级排列。这里主要服务于富商巨贾,是当年三省边界有名的休闲娱乐场所,雕梁彩绘、黄榻玉帛,设施极尽豪华。只可惜,一切繁华落尽,这些豪宅阔院已与平常百姓的房屋融为一体,若不是门前的标牌所注,谁也不知这里曾经的显赫。
穿过木牌坊,出了老街,拾级而上,便到了龙池山。星星点点的灯火,将上山的路照得一清二楚。虽然满天星斗,秋虫唧唧,但登山的人依然不少。一行人细说当下,遥想当年,不知不觉便登上了山顶。放眼望去,整个青木川尽收眼底。夜空下,挂满红灯笼的古镇像一轮弯月拥抱着龙池山,金溪河绕镇而过,河对面是灯火辉煌的新街,那里歌舞升平,吆喝声不断,俨然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