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

秋夜茅山有奇思

文<怦然

位于江苏句容的茅山是道教名山、上清派祖庭,被列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2000多年来,茅山香火隆盛,高道辈出,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美誉。茅山也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如今,茅山的旅游设施愈加完备,连夜间也可登山了。周边的户外群经常组织前往,吸引众多爱好者参加。

夜色迷蒙,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幽香。目光越过高大的牌坊,依稀能见到绵延山势。主峰灯火阑珊处,便是著名的九霄万福宫。

进得山门,迎面是一条宽阔的大道,转弯后,路旁有题写着“众妙之门”的牌坊,由此便进入登山步道。荧荧路灯下,级级台阶在幽深的山林间蜿蜒延伸。吸着鲜爽的空气,嗅觉似乎特别灵敏。

台阶依山势铺就,多半是石阶,沟壑处用木桥连接。时而平缓,感觉轻松些;时而陡坡,一连要爬数十级台阶,好在每隔一段有小亭,可以歇歇。坐在亭下,耳边松涛阵阵,顿感悠悠白云在林间飘浮。“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弘景笔下的诗境扑面而来。“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茅山潜心修道40多年,遍植松树,醉心于山水。这千年不息的松风,似乎讲述着那段久远的历史。

亭名都与道教有关,“抱朴亭”便取自葛洪著作《抱朴子》。葛洪是本地人,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收录了“青蒿方以治疟”。屠呦呦从中得到灵感,从青蒿中提取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拾级而上,两侧每隔一段竖着木牌,上面写有《道德经》名句,边登山边咀嚼其含义,脚步似乎轻快些。如耳熟能详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如“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平淡中见奇思,让我感触颇深。慈爱情怀、简朴作风、审时度势这“三宝”,今日读来,仍很受用。

这条步道是在以往敬香小道的基础上修建的,千百年来,无数信士香客怀揣一颗虔诚之心由此登顶。善男信女每次能得到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想,如能得到心灵慰藉、人生彻悟,找回那颗平常心,足矣。

途中几次小憩,最后一鼓作气登上主峰。回归清净的广场上,风呼呼作响,景观灯把飞檐翘角的九霄万福宫勾画得古朴庄严。树木披上霓裳,一束灯光投在翠绿的爬山虎上,引着它在深红色的屋檐上攀爬。幽幽夜空,几颗星星闪烁,几丝游云漂浮。凭栏四望,山间灯光点点,如星星落入人间;山下灯火璀璨,似条条游龙盘绕。缥缥缈缈中,竟有几许虚幻、几许“仙”味。

沉浸中渐感凉意,即沿盘山公路下山。沿途山石影影绰绰,正如古人夜登茅山诗曰:“怪石岩前蹲虎豹,长松涧底走虬龙。”

老远就见到坐落在印宫的老子神像闪着金光,熠熠生辉,“道法自然”,随阵阵山风吹进心田。秋虫呢喃,奏出美妙小夜曲,在静谧的山峦格外动听,仿佛回到儿时的田野。道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一直延续至今。

古树掩映,红红的“福”字被灯光映得分外火红。一旁的民宿粉墙黛瓦,画格窗中透出温馨灯光。甜美的歌声隐隐约约,那是夜宿的游客正在纵情歌唱。今晚,他们将枕“福”而眠,那是多么有“福”啊!

前面的山冈上矗立着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被灯光照射得一片通红,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映红了夜空。1938年,陈毅、张鼎丞、谭震林、粟裕等率领刚组建的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从皖南出发,东进至苏南茅山山脉,创建了茅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二次东进,开辟了东路地区,并于同年底建成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数千将士长眠于此,其功勋业绩,彪炳史册。我深情地仰望纪念碑,就让裹满累累硕果的秋风,将老区人民走上小康之路、过上幸福生活的讯息捎给英烈,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吧。

一轮皓月越过山峰,清辉下的茅山朦胧迷人。夜登福地茅山、红色茅山,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几多迷人,几多神清,几多感悟。

2021-10-26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7882.html 1 秋夜茅山有奇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