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潜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神农架边界微调的方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纳入将加强对重要廊道和栖息地的保护,使物种能够在神农架森林、五里坡自然保护区的喀斯特森林、湿地以及具有重要植物学意义的大巴山之间自由交流和迁徙。
物种基因库丰富
很多人只知道神农架,但不知道神农架还有个同样神秘的“邻居”。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276.6公顷,坐落在重庆市巫山县东北部,与神农架自然遗产地同属大巴山弧,两者有约9公里的接壤边界。
据介绍,重庆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核心区面积5782公顷,缓冲区面积4378公顷,最低海拔175米,最高海拔2680米。2013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3000公顷的原始森林、300公顷原生性亚高山草甸、26.6公顷的穗花杉群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海拔落差大,地貌多样,集峡谷、高山草地、平原、湿地为一体。
受益于秦岭、大巴山和巫山山脉的屏障作用,许多珍稀动植物“隐居”于此,五里坡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目前区域内已发现维管植物3001种、陆生脊椎动物44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还涵盖了34种珍稀濒危动物物种,隶属于9目16科,生物基因库非常丰富。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申遗,使得神农架遗产地保护面积进一步扩大,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延伸和补充。是继武隆喀斯特、金佛山喀斯特之后,重庆的第三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形成联动保护机制
“五里坡的‘申遗’成功,是更好保护的开始。”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说。“申遗”成功后,保护区的管理保护责任更大,保护措施也将更加严格。
据了解,为持续开展好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整治,五里坡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严禁开展生产经营性活动。
据介绍,巫山将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重点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特有珍稀植物等专项监测和调查,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站、科研监测实验室;充分运用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预警监测系统、红外相机等设备,实时跟踪野生动物生活情况和野生植物情况;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科普中心和科普基地,借助VR、AR等数字技术,完整介绍五里坡生物多样性价值。
同时,保护区所在乡镇聘请了中心管护员18名、生态护林员90名,主要开展巡护工作,并修订完善了《五里坡保护区巡查巡护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保护区管理机构巡查人员监管作用,统筹协调乡镇中心管护员、生态护林员发挥巡护作用。此外,利用鄂西渝东自然保护地联盟,在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实现机制共建、联合共管、信息共享。除健全管理机制外,保护区还夯实了管护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界碑、界桩,珍稀动植物标识牌、宣传标识牌等,提升了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
曹邦兴表示,目前,巫山县已经成立了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办公室,同时渝、鄂两地建立了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形成了联动保护机制。下一步,巫山将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保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完整性、原真性,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自然资源财富。
发展生态旅游
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五里坡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将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生态红利。当地将适度开展旅游和研学等活动,让更多游客能够了解到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价值。
巫山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巫山拟在江东新区建设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展示中心,展示保护区地质地貌、野生动植物标本,并借助VR、AR等数字增强技术体验自然遗产实景,开发“飞跃五里坡”等智能体验业态,实时介绍五里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使得游客即便不进入核心区也能够欣赏到生态美景,甚至看到实时的野生动物活动。同时,在“印象平河”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科普馆和珍稀植物培育基地,作为生态体验教育和游客参观场所。
该负责人表示,巫山还将统筹好生态旅游资源,适时策划并推出世遗探秘之旅、自然生态之旅、古镇文化之旅、科考寻根之旅等旅游线路,并结合下庄精神,推出“览世界遗产·学下庄精神”“云上遗产·天路下庄”等旅游产品,带动全县旅游发展。同时,开发遗产地系列产品,大力开发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纪念品和系列生态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放大含金量,充分发挥遗产地“金字招牌”作用,实现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秦定波表示,五里坡“申遗”成功,不仅创新了巫山旅游的IP,增加了巫山旅游的品牌内容,提升了巫山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丰富了渝鄂金三角、渝东北的旅游资源,丰富了业态,对于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一步,重庆将致力于渝东北旅游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独特性开发,围绕五里坡世界遗产地开发线路产品,特别是研学旅游产品,让大、中学生更多了解世界自然遗产,从而保护自然遗产,传播世界自然遗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