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9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安仁古镇 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建川博物馆综合陈列馆,回顾一百年来的辉煌党史;在杨孟高公馆等四大公馆里,体验《今时今日安仁》带来的无穷乐趣;在南岸美村的特色民宿里,邂逅诗和远方的别样表达……随着国庆假日临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的安仁古镇景区愈发热闹起来,游客络绎不绝,打卡网红景点、住进特色民宿、品尝特色美食,深度体验这座颇具民国风情的“博物馆小镇”的魅力。

近年来,安仁古镇围绕“世界博物馆小镇”目标定位,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秉持三文产业(文博、文创、文旅)融合发展思路,严格对标各项创建要求和细则,从体制机制创新、服务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态打造等方面发力,使得景区博物馆IP更加突出,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全国少有的“三文”产业融合的文旅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旅游业发展质效不断提高,景区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攀升,让“百年安仁 馆藏中国”特色文化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融合发展

丰富业态增强体验

安仁古镇是我国少有的“博物馆小镇”,包含公馆老街、刘氏庄园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川博物馆聚落(中国较大的民间博物馆聚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三大核心资源,拥有保存完好的中西合璧公馆群落27座、现代博物馆场馆55座、馆藏文物100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3655件,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一系列称号。

依托丰富的文博资源,安仁古镇确立了三文产业(文博、文创、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建立了“文博创造品牌、产生推力,文创完善内容、延展产业,文旅导入流量、创造收益”的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新路径,夯实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和创建工作基础。

在如今的民国风情街内,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游客都可以“走进”《今时今日安仁》,感受民国文化和生活美学。华公馆文博展示综合体、方知书房生活美学体验综合体、天福美院音乐文创综合体、《国家宝藏》线下体验馆等一批“博物馆+”新场景也令游客流连忘返。

聚焦文创产业发展,安仁古镇建成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建川文创街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双创园等展览展示和创作空间,引入深圳文交所建成深圳文交所西部运营中心,构建“展示+交易+创作”的文创产业链,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撑。

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安仁古镇大力推动“旅游+”科技、网络视听、音乐、会展等融合发展,建成了建川博物馆综合陈列馆,建成康佳之星安仁创新中心、网络视听超魔方,建成大匠之门文化中心、安仁音乐厅(建川剧场)等新场景,打造了安仁双年展、穿上旗袍去安仁、文化名镇博览会、安仁论坛等特色IP文旅活动。

丰富的融合业态让安仁古镇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客流量。2019年以来,安仁古镇景区实现“三文”产业产值25亿元,接待游客人数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

创新体制

全力推进创建进程

安仁古镇创5A工作启动以来,大邑建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体制上让创建工作领导力更强,协同共管合力更大,推进更加高效有序。

针对安仁古镇“区域较大、景点较多”这一特点,大邑成立了作为创建和景区管理主体单位的安仁古镇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大邑县邑旅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让景区管理和运营工作更加统一高效。

同时,根据《安仁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的创建工作清单,创建领导小组明确了八大类149项工作任务,每周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并从综合协调、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氛围营造、软件资料、督导检查等方面推进创建进度。

“安仁创5A是我县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大邑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已将安仁古镇创5A工作纳入当地县委、县政府年度重大工作和重点督查工作,定期邀请相关旅游专家对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辅导,并由该县相关部门实施“周督查、周通报”制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此外,安仁古镇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制定了32项内部管理制度、16项外部管理制度以及26项其他管理制度,在景区全体员工中严格执行,大力推行“质量为先、信誉为重、管理为本、服务为诚”的质量方针,形成了“百年安仁·馆藏中国”特色管理模式。

对标对表

丰富完善各项设施

5A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安仁古镇严格对标各项创建要求和细则,大力实施景区全域硬件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使得景区各项设施逐步完善起来。

以交通为例,除自驾外,从成都市区前往安仁古镇可乘坐高铁、大巴进行换乘抵达,或乘坐覆盖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东站等主要交通节点的景区直通车前往。今年底将投入运营的大邑空铁也将进一步丰富游客前往安仁古镇的交通方式。

走进安仁古镇新建的主游客中心,一股浓郁的民国风迎面扑来。这座新建的游客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以成都市历史建筑廖维公馆为主体,遵循林盘庄园格局进行新建拓展和修缮利用,还兼具游客服务、文化展示、文创咖啡、智慧景区管理等功能。

按照相关创建标准,安仁古镇完善了景区交通封闭运行方案和统一运营联票方案;对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游客中心、停车场、标识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整改提升;设计制作了多语种的全新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物介绍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识牌等;对景区周边进行了风貌改造,在游览线路相关节点以及游客集中处增设了公共休息设施。

安仁古镇还将“厕所革命”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在游览线路上方便游客地段,新(改)建了8个3A级旅游厕所。目前,安仁古镇内的旅游厕所数量已达54个,建川博物馆场馆厕所配套更充足,有效解决了高峰期如厕拥堵难题。

智慧旅游也是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安仁古镇投入了近3000万元用于全域旅游大数据建设,实施智慧景区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建成了安仁古镇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完成了包含电子商城在内的景区网站、微信、微博渠道建设,建成5G基站55个。

安仁古镇还打造了公馆老街、安惠里、建川文创街坊3条特色购物街区,开发出了系列“鸳鸯椅”、大邑白瓷等一系列文创产品,丰富了景区旅游特色商品体系。

此外,安仁古镇还将历史街区维护和修缮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先后投入2亿元对廖维公馆、杨孟高公馆、刘元琥公馆、陈月生公馆、刘元瑄公馆等8座公馆和公馆老街,总计15.8万平方米历史街区进行了修缮保护,使得安仁古镇在“变与不变”的传承发展中得到质量的大幅提升。

“软”处着手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免费矿泉水、婴儿车、雨伞……在安仁古镇游客中心休息处,除了一应俱全的物品外,工作人员还为游客提供咨询、讲解、寄存等贴心服务。“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很小,但却体现了景区对我们的关怀。”游客郑光耀说。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安仁古镇围绕游客体验度全力做好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提出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满意率达到98%以上”的质量服务目标。

为保障游客权益,安仁古镇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制定了游客中心管理制度和导游员管理制度;在景区主游客中心和二级游客中心设立了旅游投诉室,设置了投诉意见箱、投诉意见簿;在景区标识系统和宣传资料上公开了景区投诉电话和旅游主管部门投诉电话,并安排专人在各游客咨询点收集游客意见,及时受理相关旅游投诉。

同时,安仁古镇通过统筹各方资金落实培训经费,协调景区各经营业主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对景区员工、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景区内居民进行质量、计量、统计、营销、导游服务、卫生、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

聚焦旅游安全要素,安仁古镇从健全机构制度、完善设施标识和医疗救护配套等方面入手,设置了符合标准的医务室、7个治安巡逻岗亭、天网监控系统、配备了570个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栓,新增了200个安全警告标示,并每年定期组织安保工作人员针对高峰期预案和特殊情况预案(火灾、防汛等)11项进行常态化演习。

此外,安仁古镇景区还全面推行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在游览线路和重点区域共设置了232个分类垃圾桶,全面加强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区域的卫生整治力度,并结合实际完善经营场所各类管理制度,规范店招、店牌和经营秩序,持续为游客创造优美和谐的旅游环境。

发挥效益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安仁古镇始终以“5A景区创建、乡村振兴”为双轮驱动,全力实施镇村、产城、服务3个协同,使得周边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旅游人气越来越旺,更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返乡和外来优秀人才入驻。

走进位于安仁镇新华社区的南岸美村乡村生态博物馆,原来的闲置农舍,变成了集生活美学、生态美学、建筑美学、旅游新场景于一体的川西林盘胜景集中展示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这两年,新华社区先后回引党员60余人回乡创业,带动农民工120余人回乡就业,使得当地不少人就地吃上了“旅游饭”。

在安仁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的带动下,截至2021年7月,南岸美村实现年游客接待1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3.2万元,较2017年增幅达100%。

前两年,常年在外打拼的李志超回到家乡安仁镇投资,在“李家院子”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地打造了博物馆风格的特色民宿“隐奢一宅”,深受游客的喜爱。随着国庆假日的临近,该民宿房间预定比例已经达到60%。

“我们团队中有不少都是本地人,大家不用再为工作而远离家乡。”李志超说,随着安仁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有序推进,相信未来民宿的生意会更加“火爆”,能带动更多的周边村民吃“旅游饭”。

不只是文创民宿,在安仁古镇景区周边还星罗棋布着各色美食店,店主以景区客流量为依托,实现了创业、就业,获得了新的职业。

随着创建工作的纵深开展,越来越多的业态为安仁古镇旅游增添了魅力,更为当地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工作夯实了基础。2019年以来,“三文”企业吸纳就业5000余人、带动辐射就业2万余人,其中外来就业创业6000余人,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8.3%,1.6万农村居民进城成为“新市民”。

锚定目标

打造文化旅游新高地

回首来时路,4年多时间过去,安仁古镇在特色品牌、基础设施、业态项目、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一直朝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努力。”大邑县有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县全力以赴攻坚冲刺,要以坚定的决心和行动将安仁古镇创建成为成都市第二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说在实处更要落在实处。今年春节刚过,大邑县即召开安仁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誓师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就创建整改意见进行通报,提出了统一运营管理等下阶段创建重点工作。3月底,大邑县举办的2021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上,投资30亿元的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南岸校区项目签约,大邑县安仁镇提升改造(二期)项目建设如期动工。

从誓师大会的召开到两个项目的签约、动工,前后时间相差只有1个月,大邑推进安仁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攻坚战”全面打响。

“在创5A过程中,安仁古镇得到了提升,也找准了新发展目标。”安仁古镇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安仁古镇将围绕安仁文博产业功能区定位,紧扣文博创造品牌、产生推力,文创完善内容、延展产业,文旅导入流量、创造收益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夯实三文产业(文博、文创、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力争将安仁古镇建设成为世界博物馆小镇,建成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样板。

“百年安仁,馆藏中国”。不远的将来,安仁古镇这座中国的“博物馆小镇”将努力成为世界博物馆小镇,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心选理想旅行地。

2021-09-29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9815.html 1 安仁古镇 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