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绿树掩映的道路上,刻着“孙中山故居”的木刻牌匾格外醒目,郁郁葱葱之间庄严恢弘的纪念馆显出几分亲近感。笔者来到广东中山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景区各处标识牌清晰明了,游客们人头攒动却井然有序地参观,讲解员以不同语种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智慧化的景区导览、停车寻车、美食预订等服务屡获游客好评。
精细、优质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让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持续优化升级,在新时代再绽芳华。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为顺利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立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管理中心,统一景区运营管理。2016年,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牌匾,成了中山市首个、广东省第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以文化为品牌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旅游区年游客量已突破250万人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2017年,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管理中心荣获全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先后推动景区内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中山影视城获得“中国十大影视城(基地)”、“中国最具特色影视基地”奖牌。近年来,旅游区年游客量已突破250万人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在此背景下,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始终保持新的奋斗姿态,持续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积极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加快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在新征程上努力开创新局面。
狠抓落实 切实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为深入推进景区改造升级,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对景观、生态和建筑进行开发和保护工作,并针对旅游交通、旅游安全、综合管理、公共设施等方面,优化提升数十个项目,站在全新的起点打造全国文化旅游热门目的地、红色旅游新标杆。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景区内部交通方面,完成了大巴生态停车场改造与地下车库氛围提升改造、中山城大门出入口分设、电瓶车游览路线建设、杨启文宅与故居纪念馆的通道及景观小品施工。在国道、省道、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地下停车场等主要景点、交通线新增标识牌446块、公路牌13块,更换标识牌185块。此外,景区以科技赋能拓展游览体验,打造智慧导览小程序,实现智慧旅游。人们可以享受景区导览、导游预约、停车寻车等服务,程序内还包括美食餐厅预定展示、文创特产展示、景区客流预测等功能,囊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景区已实现WIFI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景区深入开发文旅资源,带动兰溪谷和翠亨宾馆等项目的重组建设,翠亨旧村已完成旧村旅游驿站改造并配备物资,祥钟泰岱文物修复、北极殿等三处闲置地已实现景观改造,景区“旧貌换新颜”。
青砖、瓦房、石路,印记着红色故事,文物、展馆、智慧化传颂着新时代精神。随着软硬设施不断升级,景区积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补充高水平、多语种讲解员,组织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文明旅游活力……持续提升游客获得感、体验感,营造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的旅游环境。
探索创新 打造丰富多元文旅活动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围绕“中华文化、孙中山文化资源、华侨文化”等主题,深入挖掘景区背后历史故事,以丰富体验与多彩活动为游客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之旅。
近年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好戏连连,擦亮了南朗街道旅游品牌之余,还带旺了当地旅游产品。元旦“缤纷新年,世界在你眼前”主题活动,立足影视旅游,弘扬伟人文化,让游客在观实景之时同时感受到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四国不同的元旦习俗,在轻松有趣中无声植入文化;春节,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推出南朗文旅体验卡活动,响应“留在中山过大年”主题,为南朗“聚人气,促消费”;五一劳动节“华服国潮美,音乐夜魅派”主题活动,以文旅为着力点,深入推动文旅产业向多元化发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参与进来,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端午节“翠亨村·端午情”,开展线上微课堂——“翠亨村·端午情”及“端午节里的中山非遗”。通过介绍翠亨村的插菖蒲、以粽祀神等端午习俗,以及南朗崖口飘色、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等物质文化遗产,让广大市民游客在悠悠端午节里,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
据了解,为让游客感受“四时皆可游、时时皆精彩”的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景区将传统节庆、当地文化习俗、非遗文化等有效链接,通过艺术展览、非遗展演、研学体验等方式,在丰富游客玩乐体验之余,将中山文化基因传承。
积极拓展 深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景区以历史为切入口深入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串联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点,整合历史名人名村文化和中山非遗项目,修复活化翠亨旧村,挂牌“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全力打造孙中山研究交流中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合作,今年,景区更成功入选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首次捧回华侨文化国际号基地牌匾。
今年4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10条广东省“建党百年百条红色旅游线路”推荐线路,孙中山故里历史文化游径位列其中,受到了众多游客的青睐。据悉,该游径在去年已经被列入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游径名单之内。
孙中山故里历史文化游径是近年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深挖红色文化发展旅游的缩影。近年来,景区以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通过实地体验、观看史料、现场交流等方式,让历史故事重现,让党史学习教育可观、可触、可感,使景区成为党建工作教育阵地,全力配合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行“用生命捍卫信仰”——杨殷烈士牺牲92周年纪念活动,深切缅怀和纪念革命烈士与弘扬红色精神。通过长期开展红色文化宣传,不断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大无畏精神,让革命先烈精神代代相传。
此外,景区活化保护翠亨旧村内文物,完成中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维学故居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并依托红色文化,打造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内“犁山日出”“民国遗风”为首的“南朗十景”,开发全域宜游“两线”。中山用好红色资源推出孙中山故里乡村旅游线路,整合了景区、历史遗迹与周边乡村,打造以名人文化与乡村风情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在游览历史遗迹、翠亨古村落的同时,感受古村文化,发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作为港澳青少年研学游示范基地的品牌效应,助力景区红色资源传承走深走实。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的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中,孙中山故里乡村旅游线路成了中山市唯一上榜线路。
文旅相融 促进人文艺术融合发展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积极推动文艺产业发展,打造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影响力的翠亨音乐文化品牌特色项目,创建“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目前台湾艺坛宗师李奇茂,国家一级美术师刘声雨,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常务副院长郭润文等艺术家已进驻。
在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景区依托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高标准办好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依托中国侨联国际文化交流促进,高水平办好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历史名人文化IP。同时,景区积极创建孙中山研究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情调研中山基地,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已挂牌孙中山研究院(中山),推动国内外相关组织和机构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景区以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展与承办文化活动,如“传承辛亥革命 助力复兴伟业——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线上青年论坛、“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图片展、《用生命捍卫信仰——杨殷烈士纪念展览》等,深挖历史故事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层面对追求,更让文化真正发挥社会效益,景区内涵再提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三年,南朗街道旅游总投入达15.17亿元,其中2019年接待游客量34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3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也接待游客152万人次,为本地村民提供了超过200个工作岗位。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这片承载着全市期盼的故土,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赋能,为全域旅游改革、旅游综合服务和旅游全面创新做出探索和示范,激活再造中山文旅资源,正以更饱满的激情、更昂扬的姿态在时代的潮头奋进。
张宝桁/文 资料来源于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