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水绕青山,农家乐、特色宾馆一个挨着一个,亭台、楼榭鳞次栉比……每逢节假日,位于四川省巴中市的南江县便吸引不少川陕两地的游客前往旅游度假,“距离不远,体验惬意,来了还想再来”,来自汉中的游客秦名安如是说。
近年来,南江县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发展导向,以“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工作为抓手,持续构筑起要素日益齐全、结构日趋完善、规模愈发壮大、品质不断提升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擦亮了“天府旅游名县”和光雾山5A级景区两张“金字招牌”,推动全域旅游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高点规划 整体联动促发展
从创建到获评“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的过程中,南江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高标准规划引领和强化政策扶持等作为重点来抓,全力推进创建进度、巩固创建成果。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南江成立了县文旅产业发展委员会、文旅产业促进中心,形成了“一委一中心”格局,并成立了景区执法大队、景区交警中队、A级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等,建立起了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
据南江县旅游分管负责人介绍,在规划引领方面,该县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发展高地、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定位,明确构塑了“一城四区”版图(建设“米仓古道第一城”,建设“大光雾”生态旅游示范区、“大集州”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北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大云顶”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十镇百村”样板的具体目标(建设10个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镇和天府旅游名镇,打造100个天府旅游名村和国家级、省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此外,南江县还出台了《南江县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决定》等政策措施,设立了文旅发展资金,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资。同时,充分发挥“天府旅游名县”品牌影响力,先后到澳门等地开展营销推介,签约落地了67个文化和旅游项目,包装储备了23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文化和旅游康养项目。
富民增收 百姓吃上旅游饭
近年来,南江坚持“生态立县、文旅强县”发展路径,围绕文化和旅游康养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经济,以此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据统计,2020年,南江县接待游客量920.9万人次,旅游收入80.75亿元,文化和旅游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0%。今年上半年,南江县接待游客47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7%。
“旅游发展好了,最终还是我们老百姓受益。”南江县光雾山镇彭家坝“石磨坊”农家乐的老板郭意波从2019年开始,被招募参与沉浸式山水夜游《梦境光雾山》的演出,扮演“巴山背二哥”,每月至少增收1500元。“白天当厨师,晚上当‘群演’,又好耍又挣钱。”郭意波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在推进文旅强县的过程中,南江还探索出了“景区+农户”“三筹三变三集中”等旅游扶贫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目前,南江已有10万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和旅游行业,占该县从业人员总数的30%以上。
吃“旅游饭”的村民富了,发展产业的村民也笑开了颜。落户云顶镇的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对当地村民种植茶叶实行指导、收购、加工一条龙服务,解决了销售难等问题,使得村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提档升级 强力夯实“软硬件”
近年来,南江围绕基础设施完善、旅游环境优化、旅游服务提质等方面发力,实现了基本保障到优质服务的升级,使得到访游客体验不断提升。
在基础设施完善方面,南江县新建成省道301银玉路、西厢旅游公路,加快省道木涪路、绕城公路建设,与巴陕高速、国道G244等相连相通,并新建改造完成了长赤镇等旅游环线长为125公里的道路,构建起“快进漫游”的交通体系。
“以前到茶园只有一条道路,每逢游客多的时候就堵车。”南江县云顶镇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到云顶茶香森林康养基地新增了好几条道路。“路不堵了,游客越来越多,乡亲们都忙得乐开了花儿。”
最近几年,南江还实现了A级以上旅游厕所全覆盖,县城主城区、主要景区(点)5G网络覆盖,全域全景图、南江美食地图等信息指南景区全覆盖,让“游在南江”舒适度有了很大提升。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南江组建了县政府直属管理的文旅执法大队,分片区设立了12个市场监管所,规范整治旅游商品市场,通过开通旅游投诉热线,实行大数据中心线上实时监管,及时受理各类旅游咨询和投诉。
此外,南江在推进全域景区、饭店、民宿、购物场所,开通网上查询、预订、支付等功能的同时,还建成了32个旅游信息咨询点、志愿者服务站,组建了37支旅游安全巡逻志愿队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安全提醒、游客咨询服务。
业态丰富 产业集群上台阶
“往年只是秋季来光雾山看红叶,现在还能看看舞台剧、逛逛博物馆,体验越来越好。”带着一家人前往光雾山景区度假的游客孙雨柔感慨道。
游客体验感增强离不开南江县大力丰富“旅游+”产品的务实举措。近年来,南江新开发了西厢村漂流、玉湖船坞、小巫峡玻璃栈道、香炉山索道等15个体验项目。行浸式山水夜游项目《梦境光雾山》开演以来,带动光雾山景区游客数量大幅增长。
同时,南江还利用世界地质公园、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资源,先后建成了光雾山地质博物馆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科普基地,长赤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四川省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使得当地研学旅游市场愈发火热起来。
以好山好水为依托,南江还积极培育康养旅游产业,先后建成了金枝玉叶农旅综合体等一大批康养度假项目。
在光雾山镇,总投资70亿元的“光雾和谷”国际森林康养小镇已初具规模。“项目建有秋池酒店、康养房、康养医院等,建成后可吸纳5万人常态居住,形成巨大的消费潜力。”光雾和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南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县已形成“出彩南江”非遗文化之旅、“闲情偶寄”生态休闲之旅、“信仰的味道”红色之旅、“希望的田野”和美乡村之旅、“跟着知识游南江”研学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接下来将坚持“生态经济发展高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突出文化和旅游康养主导产业方向,与各“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一同实现差异化、互补化发展,推动南江全域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白骅 陈俊成/文 南江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