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旅游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境内,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依托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微山湖旅游区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蜚声海内外,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旅游区主要包括红色渔乡微山岛、京杭大运河风情体验带,以及列入“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的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中国荷都、北方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
2019年11月9日,微山湖旅游区列入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自2021年3月12日微山湖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决战决胜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倾力指导下,微山县全力全速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
强化体制机制 铸就坚实保障
围绕创则必成,强化力量配置。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微山湖创5A决战决胜领导小组和3个工作专班,调动一切可用的人力、财力、物力,全力全速推进微山湖旅游区创5A工作;微山县建立了创5A工作领导小组、县文旅(创5A)建设指挥部和专项工作组三级指挥作战体系;由两位县委常委任创5A指挥部指挥长,3位县级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四大班子领导齐上阵,设立9个专项工作组,集中30个重要部门、100余名业务骨干实体化运作,并明确了指挥部运行机制、人员管理、单位职责、督导考核、重点项目推进以及联合执法等重点事项。建立调度会议、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誓师会、调度会、现场会50余次;完善市、县、镇、村、企“五位一体”创建模式,建立创建区域责任网格化和路长制,81个单位划分73个责任网格、25个路段。强化督导问责,健全即时奖惩机制,实行“蓝黄红”牌管理,严肃追责问责。在8月17日召开的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攻坚推进会上,微山县还成立了由县级领导牵头的12个工作专班,一天一例会、一日一督导,每周五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专题调度,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微山县聘请专业的创5A辅导单位驻场开展创建指导,多次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指导和培训,为创5A工作“把脉支招”;编制形成了《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微山湖创5A倒排工期表》等指导文件,确保微山湖旅游区创5A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和专业的标准强力推进。
提升服务设施 增加核心产品
截至目前,微山县级领导包保的27个重点创建项目全部完工。建成生态停车场7处、车位突破2000个,改造游客中心1处、游客服务处2个,新建或改造卫生间35处,建设智慧旅游指挥中心2处,完成了景区内28公里旅游道路的综合提升,在高速、国省道等重要路段已安装旅游交通指示牌70余块,总计安装景区内部标识标牌2600余块;景区休闲设施已全部放置到位,旅游沿线道路喷涂特色引导标识已完成。微山湖智慧旅游项目已投入使用,建设了指挥中心2处,与山东省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体验式产品,逐步把微山湖旅游区打造成为全省首家县级区域旅游区“文旅+科技”融合基地,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
为丰富景区产品业态,开发培育特色产品。与山东省演艺集团合作打造了红色话剧《微山湖》,6月30日在济宁声远舞台完成了首演,7月9日在山东省会大剧院进行了公演,社会反响良好,并入选山东省红色经典剧目合集,目前已进入旅游区,作为景区常态化演艺节目。同时,在微山湖荷园设置鱼鹰表演,开通了荷园特色画舫体验游线路,以及微山岛至微山湖湿地公园大运河水上游览线路。
创新运营模式 打响服务品牌
目前,景区资源整合完成,居游分离工作正加快实施,逐步实现外地旅游车辆不再登上微山岛;深入推进与无锡灵山集团的合作,对旅游区实行合作运营管理,完善微山湖旅游区的运营管理体系;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成立“旅游警察”文旅执法大队等专业执法机构队伍,常态化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综合整治。
深入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水平,组织人员对培训成效进行现场抽查、暗访,开展再培训再提升,已累计培训超过1万人次;组织招募100余名志愿者到景区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不断推进“微笑微山”旅游服务品牌建设。
下一步,微山县将突出红色、民俗、生态三大主题文化,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充分发挥微山湖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打造特色亮点,持续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抓好环境整治,优化旅游线路,常态化跟踪管理,优化运营方案,构建景区运营新模式,打响做靓五彩“微山湖”旅游品牌,以更大的力度、更强有力的措施推动旅游区高品质发展。同时,主动做好迎检准备工作,针对验收实操标准开展全面整改提升,确保微山湖旅游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标一举达成,早日跻身国内高品质旅游景区的行列。(郑艳艳 宋永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