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0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加速文旅融合 济南坚持“品质”引领

8月30日,中日韩三国文化部长共同发布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济南市被授予“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这意味着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济南坚持“品质”引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济南登上世界新舞台、开启国际化建设新征程。

近年来,济南紧紧围绕“文化济南”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突出品质提升、全域联动、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文旅消费品质,释放文旅产业新活力,构筑行业监管新格局,加快推进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

提升文旅消费品质

向来被认为文化性格内敛的济南,正变得越发潮流时尚。4月30日至5月2日,为期两天三夜的2021济南迷笛音乐节在济南园博园取得圆满成功,70组乐队演唱嗨翻全场,近5万乐迷观看了演出。此外,耳立音乐节、新青年音乐节、火箭音乐节等多场音乐节频频落地济南,也为济南增添了更多青春时尚元素,使济南成为全国瞩目的音乐潮流之城,大大提升了济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系列音乐节的举办,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拉动了济南的文旅消费。以济南迷笛音乐节为例,60%的乐迷来自外地,活动期间,很多乐迷就近游览了济南天下第一泉、灵岩寺、五峰山等景区。

日益丰富的节庆活动和时尚玩法,给泉城的“潮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尝试。2021济南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暨首届泉城国际时尚文化旅游节,给游客带来动感和潮流;“二安”主题演出、非遗体验、穿越剧场、网红诗词长廊、诗词剪影、“知否”宋朝主题餐厅等场景呈现,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大型沉浸式古风演出《盛世夜宴》、潮玩造物展、古风市集、无人机演出、雷峰塔光影秀等一系列潮玩演艺,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多元文化需求。

人气来自积淀。历史上,济南是著名的文化高地,文化业态繁荣兴盛,有“曲山艺海”之雅称。近年来,为了重振“曲山艺海”大码头的声望,济南以更加开放、包容、积极的姿态,发展演艺新业态。

开心麻花来了。4月10日,在第五届山东暨济南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启动活动现场,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北京开心麻花传媒公司正式签署《原创项目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未来开心麻花将在济南上演200场各类精彩演出,为济南打造3部千万级原创剧目,引入戏剧节等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泉城夜生活,为济南演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引领城市时尚欢乐的生活方式。

8月12日,随着直播镜头里深红色的大幕缓缓拉开,济南市民期待已久的济南高新区开心麻花剧场揭开面纱。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剧场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济南的观众们分享开业的喜悦。线上直播观看量超过28万人次。据了解,高新区开心麻花剧场不仅是一个剧场,也是一个创排中心,未来将成为济南的文化地标和文化高地,承载着济南文化品牌塑造的阵地作用。开心麻花与济南这座城市的碰撞,无疑将让更多的“济南原创”和泉城文化走向全国,让济南文旅消费更有看头、更有想头。

济南脱口秀、泥乐脱口秀等脱口秀俱乐部也都活跃在济南的各个小剧场中,沉浸式演出给市民带了欢乐,也给济南的演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而遍布济南街头的特色酒吧、精品书吧、主题咖啡馆、特色博物馆等,在满足现代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助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从“文化济南”的打造到“东亚文化之都”的创建,济南的泉水文化、商埠文化、二安文化、曲艺文化名气越来越大,新业态、新时尚、新平台、新载体、新玩法层出不穷,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城市文化气质日渐凸显,直接带动了文旅产业和文旅消费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济南市人均消费支出13888元,同比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6%。其中,教育文化娱乐增势强劲,城镇人均逼近1400元。上半年济南市接待游客424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4.79%,实现旅游总收入482.25亿元,同比增长178.83%。

“下一步,济南市将支持发展时装秀、灯光秀、沉浸式演出、街头艺人、音乐节等时尚文化业态,提升文旅消费品质。引导培育低空旅游、水上休闲运动、科技游等文旅产业新业态,不断丰富和创新产品供给。”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

释放文旅产业新活力

近几年,济南积极利用“文旅+”,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不断催生新业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事关农民就业和增收。近年来,济南大力发展“文旅+农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走进济南市长清区马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墙绘。有丰收时节的忙碌场景,也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有满池荷花的水库,也有苍翠青山下的村庄清晨;有脸蛋红红的小女孩在笑语盈盈地望着你,也有忙着麦收的青壮年露出洁白的牙齿……五彩缤纷的艺术画作,让这个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马套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南端,三面环山,紧邻泰山西大门桃花源景区。过去,挖山采石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而今,马套村依托山地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加工与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集民宿、商务宾馆、茶文化农耕体验、蔬果采摘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链。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马套村的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和改善,村民不用出门就能打工赚钱,农副产品不用出村就能销售一空。“文旅+农业”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让城里人有了一片田园乐土,实现双赢。

“文旅+”还有更多的可能性。胶济铁路博物馆的前身是胶济铁路济南站,如今这座上百年历史的老建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地标。大型研学创意集市、文创产品、胶济创意小站、博物馆音乐嘉年华等活动的引入,让老建筑人气满满。

作为我国第一个自主开埠的城市,济南传统工商业起步较早,工业历史久远,工业基础厚重,工业门类齐全,工业遗迹众多,发展工业旅游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济南积极推动“文旅+工业”,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举办了全市工业旅游发展大会、济南市工业旅游节、工业旅游文创市集、工业旅游商品展等系列节事活动,济南佳宝乳业、山东力诺集团、山东百脉泉酒业等企业在工业旅游领域声名鹊起,受到游客和市民好评。2019年10月,济南市被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体评为“全国十大工业旅游目的地城市”。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灵魂,旅游是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如今,以融合互促共生为主要特征的“文旅+”,正在催生工业游、研学游、康养游、体育游等一批新业态,助推济南文旅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推进文旅融合,离不开优质的平台和载体。6月29日,济南融创文旅城“满月庆·一路绽FUN”活动开启,现场人气爆棚。这座平日里热闹非凡的文旅综合体,摇身变成浪漫十足的“玩乐世界”。这是济南融创文旅城的“满月日”,正式开业30天,接待游客总量已突破253万人次。

从无到有,历时三年多。这座文旅产业新载体,是山东首个集文化、旅游、体育与商业于一体的超大型城中文旅综合体,也是华东规模最大、业态最全的一站式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正成为泉城文旅融合的新地标、“东强”文旅产业的新引擎、体验美好生活的新空间。

近年来,济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不断加强文旅产业“双招双引”力度,融创文旅城、明水古城、绣源河华侨城、泺口古镇、乐华城、德云社、开心麻花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项目、大品牌集聚落地,让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与此同时,济南也在不断练好产业“内功”。济南在全省率先出台《济南市民宿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民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引领民宿业在疫情期间逆势上扬,民宿业也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济南旅游率先复苏的旅游业态之一。成功举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泉城风尚”国际时装周、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等重大文旅活动;成功创建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建立省会经济圈文旅产业协作机制,发起成立山东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省会经济圈一体化文旅推广联盟,并开展一系列推动文旅一体化的落地活动。这一系列措施,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构筑行业监管新格局

面对文旅行业发展新态势新变化,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丰富管理手段,改进工作方法,倾听企业诉求,帮扶企业发展,让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促进文旅产业重新焕发活力的同时确保其安全、健康发展。

企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体,安全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错综复杂的文旅市场形势,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市场秩序治理,近一年多来已开展了10余次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多部门对全市假日旅游市场、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文化公共服务场所、旅行社、导游员、景区、酒店等开展全面综合整治,并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查处违法违规经营等三项内容全部纳入文旅市场日常巡查之中,形成“三合一”的文旅市场综合监管,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自复工复产以来,已累计出动检查人员8000多人次,督导检查企业近2万家,所发现一般隐患问题均完成整改。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网络直播和演出市场规范、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监管”、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规范、游戏游艺设备电子标识管理等工作,努力构筑文旅行业监管全方位、无死角的新格局,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监管的目的不是束缚,而是帮助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量,助力企业发展,今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文化娱乐场所经营状况调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专题调研,了解疫情影响,提出对策建议,引导企业多方挖掘潜力,开辟新的收入渠道;持续做好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和管理工作,已累计为300余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超1亿元,有效帮助了旅行社企业解忧纾困。与此同时,为提升文旅行业从业人员能力素养,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组织开展了旅游饭店行业服务技能大赛、“出彩酒店人”工匠才艺大赛、第五届导游大赛、旅行社“人才提升”主题培训班和恢复发展专题研讨会、全省导游主播座谈工作会议等文旅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努力为泉城文旅行业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快提升文旅行业提档升级。在今年的中高级导游考试中,济南市也取得了有统计以来的历年最好成绩。

多年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济南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的文旅旅游市场服务和监管新模式,打造了“济南市旅游志愿者总队”“济南旅游啄木鸟”“泉城导游义工”“济南城市旅游讲解员”4支社会队伍。4支队伍“全民参与、特色显明、优势互补”,每年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超300场,在监督文化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引导文明旅游、服务市民游客、宣传泉城文旅资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将疫情防控宣传纳入日常工作中,“泉城导游义工”也被评为今年的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4支社会队伍参与文化旅游市场服务监管的模式已经实现了从点到面的全面推进,在文旅行业和普通市民中已经颇具影响力,对进一步提高文旅市场服务水平、完善文旅市场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强)

2021-09-2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9614.html 1 加速文旅融合 济南坚持“品质”引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