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钰 本报记者 刘玉萍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化和旅游企业面临诸多挑战。为应对疫情影响,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政策为保障、以金融为抓手、以活动为依托,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在危机中寻求机遇与发展。
“输血”“造血”结合
针对疫情给旅行社、景区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吉林省为全力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渡难关、抓管控、保稳定、促发展,先后推出一系列精准政策措施,为企业纾困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2月,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支持文旅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扶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渡过难关、推动恢复发展、持续促进冰雪消费及文化和旅游消费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突出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中的重点企业、重要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强调“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去年2月,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吉林文旅“春风计划”》,包括文化和旅游企业扶持壮大计划、产业蓄能计划等9项任务,其中推出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的13条政策措施,给予企业切实扶持。
今年2月,为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文旅工作,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带队分赴近千家企业进行“点对点”调研,并结合日常管理、季度数据统计等进行对比分析。
神鹿峰旅游度假区策划经理吕昊表示,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有关部门在度假区运营艰难时期提供了税费减免政策。同时联动吉林省内、长春市内其他景区景点开展营销推广活动。“今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长春市发放了价值1000万元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券,这一举措增强了游客来度假区的消费动力。”
“真金白银”援助
2020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协调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联合印发《关于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全省文旅企业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为文化和旅游企业争取到20亿元再贷款、20亿元再贴现额度。今年年初,吉林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适当简化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审批流程,加大对省内文化和旅游产业消费信贷投放力度,并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再贷款额度、10亿元再贴现额度。这些举措给予了文化和旅游企业“真金白银”的援助。
为不断提升金融政策效能,加快推动金融要素向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7月27日,中国知名文旅企业走进吉林暨吉林省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在长春举办。其间,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巩固信贷支撑作用、发展多元化融资方式等5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上线运营了“吉企银通”APP文旅专区,文化和旅游企业可获得更加便捷的首贷专属服务,提升信贷获得率。
据统计,大会期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金融机构授信签约额度达1200亿元,多家文化和企业收获成果,为今后的转型升级和更好发展提供保障。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党委书记陈思权表示,通过此次大会,“创意TOP城”项目受到政府部门、业内专家和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并与有关投融资机构建立联系,就下一步共同扶持园区创意产业发展达成共识。
促进市场复苏
2020年,吉林通过发布产业振兴计划,召开高规格、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产业推进大会,组织千人跨省游首发团“到吉林‘森’呼吸”,全面营销推广2020—2021年新雪季等一系列举措,增强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旅游市场加快复苏。
今年五一假期前,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省内多家旅行社对全省重要景区(点)进行了踏查,在丰富旅游产品、预热夏秋季旅游市场的同时,为旅行社推出更多线路、产品提供了思路,更为文化和旅游企业吸引客源、业务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吉林的红色资源大部分与东北抗联有关,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红色研学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这次全省范围的踏查让大家对吉林的红色资源更加了解,也让企业进一步掌握了省内游客的需求,对企业丰富研学课程、吸引客源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青年商务国际旅行社研学部负责人蒋金明说。
为进一步放大吉林消夏避暑资源优势,提升“清爽吉林·22℃的夏天”品牌影响力,今年6月,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北京举办“在希望的田野上”吉林文化和旅游主题推介会。活动中,吉林通过发布系列优惠政策、上线“吉林文旅线上旗舰店”等方式,为旅行社、景区等提供交流平台。
随着多项主题活动的举办,吉林旅游市场复苏有了持续推动力和“加速器”。“各类主题活动为旅行社与客源地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有效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助力行业加速复苏。”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企划部部长蔡智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