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高慧
7月18日上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骤雨停歇后的十八洞村群山如黛,草木葱茏,繁花似锦。一进村,“精准扶贫,感动中国”八个红色大字就映入记者眼帘,在一片翠绿中甚是耀眼。
施老记和老伴正在村头的风雨长廊里一边清理着积水,一边摆放冰凉粉、茶叶蛋等小吃。“村里发展旅游后,我就开始在这里卖小吃了。在70多岁的年纪,党和国家让我们吃上了‘旅游饭’,一天百来块钱的收入足够我们老两口日常的开销。”施老记对当下的生活状况很是满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8年间,十八洞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华丽蝶变为小康示范村。以十八洞村为范本的脱贫攻坚方案,让中国创造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感到很荣幸。当听到总书记宣告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人,我无比自豪。”在十八洞村“精准坪”广场,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难掩激动。
从北京回来后,施金通第一时间召开村党支部会议,传达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有了共产党,我们才有这么好的日子。”“幸福人家”农家乐经营者杨超文说,自己早就产生了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想法,“七一”庆祝大会的视频,他看了两遍。“今后一定好好干,争取早日入党。”
村支两委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办派驻十八洞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还将组织多种形式的宣讲与学习,把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达给每位村民,激励大家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十八洞村紧紧抓住“乡村旅游”这个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大力发展“旅游+N”等产业。2020年,十八洞村全村人均收入达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0万元。花垣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进兰介绍,今年仅1月到5月,十八洞村已接待游客15万人次,预计全年游客接待量将达七八十万人次。
作为5A级景区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和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洞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如今,村民的“旅游饭”越吃越香——厨艺好的开起了饭店,普通话讲得好的当上了导游,有多余房子的办起了民宿……杨超文利用自己会上网的优势,帮村民把民宿挂到网上出租。苗绣传承人石顺莲牵头成立了十八洞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制作苗绣产品。1996年出生的施林娇毕业后返乡创业,做起了网络主播,为村里的腊肉、土鸡、土鸭、糯米酒等特产带货,靠网络流量帮助村民增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老百姓端稳“旅游金饭碗”,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成为村支两委新的奋斗目标。
对十八洞村未来的发展,施金通已有清晰的思路:“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汲取力量,以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己任,大力巩固旅游产业发展成果,加大项目投资引资力度,尽快完成十八洞村溶洞的开发,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精品民宿,丰富农副产品和旅游商品,发展多种旅游业态,让村里的老百姓都能吃上‘旅游饭’,收入再翻上几番。”
湘西州委副书记、花垣县委书记廖良辉说,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深入实施产业就业富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育才聚才、乡风文明铸魂、治理效能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六大行动”,以十八洞村为样板,着力把“精准扶贫”首倡地建设成为全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倾力书写新时代土家苗寨的“山乡巨变”,让“精准扶贫”首倡地这面旗帜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