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8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方式 展现红色旅游发展成就

□ 和群坡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从全国报送的数百件作品中,组织遴选出首批红色旅游主题优秀公益广告,这批优秀作品将被收录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在各级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客户端、民航媒体等多个平台展播。这批作品聚焦建党百年,传递红色精神,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旅游业助力新发展格局、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展现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旅游感受红色文化、红色价值、红色精神,为新时代旅游业注入令人振奋的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各地红色旅游景区不仅是人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奋斗足迹,那些蕴含众多红色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红色教育基地,是我党斗争史、建设史的鲜活载体。红色主题与旅游文化的结合,既能满足人们的出行娱乐需求,又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运用红色资源,揭示红色内涵,传承弘扬红色精神。以不同的表现角度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建党百年这一宏大主题的关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建党百年的欢庆氛围是为今年宣传工作的重点,需要各相关单位充分挖掘新元素、新形式、新渠道,在宣传上寻求新的突破。

公益广告具有天然的红色革命基因。从历史上看,公益广告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打土豪,分田地”这句话,在那个年代面向全社会传达了一种政治诉求,现在看就是当时的公益广告。无数进步群众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感召下,冲破艰难险阻,投奔革命队伍,壮大革命力量,使我们党最终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可谓石破天惊,这一划时代的公益广告对全体中国人的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红色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遴选活动,充分运用公益广告这一创新的红色旅游宣传形式优势,对宣传主题和创作要素提出了明确指引,要求创作出一批导向正确、主题突出、创意新颖、表现丰富、群众接受度高的优秀公益广告作品,为创作者指明了创意和制作方向,为如何将旅游题材和红色宣传题材有机融合提供了范本。与此同时,活动整合了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台的优势资源,其中的优秀作品将纳入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并对其宣传、展播等进行相应支持,也激发了各级单位的创作积极性,有利于推动优质红色旅游公益广告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各级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积极报送红色旅游公益广告作品,这些作品主旨鲜明、题材丰富,将红色精神融入各地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故事。电视作品既有实拍,又有动画,广播作品有演播、讲述等,反映了广大公益广告创作者的艺术高度和开阔视野,真正体现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遴选出的优秀红色旅游公益广告作品,画面美轮美奂,音乐激扬大气,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在调性和情感上高度契合。这些作品让观众心潮澎湃,荡气回肠,使人们形成对红色信仰和红色历史的认同感,在体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旅游特色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充满红色气息,丰富多彩而又立体丰满的美丽中国。

当然,公益广告创作完成后,要选择合适的播出媒体,保证一定的播出量,传播出去,才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些优秀的红色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通过新颖的宣传组合方式进行多渠道传播,将更有效地发挥红色旅游公益广告对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公益广告有高度,更有温度,既能黄钟大吕般振聋发聩,又能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此次红色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遴选活动,利用公益广告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方式,展现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成就,一定会在中国旅游宣传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活动激发了各级单位讲述红色旅游故事的创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公益广告短小精悍、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富有震撼力和感召力的优势,其艺术化、戏剧性的表达,使红色旅游宣传大众化、通俗化、形象化。这些优秀作品将红色精神与旅游宣传相结合,让受众跟随红色足迹,领略祖国美丽风光、壮丽河山和各地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人民对党对国家的挚爱之情。期待在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涌现出来,让红色旅游公益广告春风化雨润万物,成风化人育心田,用公益广告谱写红色旅游宣传新篇章。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主任)

2021-07-0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7876.html 1 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方式 展现红色旅游发展成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