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曦 本报记者 周晨
南昌拌粉、赣州安远三鲜粉、鹰潭牛肉粉、九江炒粉、景德镇冷粉、上饶鳜鱼煮粉……米粉是江西人的一碗乡愁,更是赣菜美食的一张名片。日前,首届中国米粉节在江西南昌举办。“米粉”为媒、“米粉”会友、“米粉”招商,江西以此次米粉节为起点,塑造江西米粉品牌形象,推动赣菜进景区,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让广大消费者更直观了解赣菜。据统计,各大展区累计吸引人流量80.65万人次,实现成交额1.5亿元,达成意向合作2.6亿元。
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
近年来,做足江西米粉的文章、做大赣菜产业、弘扬赣菜文化,通过赣菜品牌的营销推广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江西旅游发展的重要理念。2020年底,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江西省打造赣菜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启动实施赣菜“扬名”行动,明确提出打造赣菜品牌的目标。
今年4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江西省商务厅联合出台《推进赣菜进景区工程实施方案》,推动“赣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赣菜“名品”“名店”“名节”“名材”“名片”“名厨”进景区,重点推广赣菜名菜、推介名店,在景区打造赣菜“拳头”产品,培育赣菜品牌企业,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促进消费升级。
如何打造游客喜爱的赣菜?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要挖掘赣菜文化内涵与特色,通过丰富菜品样式、改善用餐环境、创新菜品盛具、优化用餐程序等方式,塑造赣菜品牌形象,让游客吃得开心、吃得尽兴、吃后留下深刻印象;二是要宣传推广赣菜品牌,在旅游景点、星级饭店、旅游民宿等接待服务场所,加大对赣菜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云游江西”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宣传赣菜美食,讲好赣菜故事,分享赣菜“乡愁”文化;三是要做好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对“赣菜”品牌的打造,拓展旅游发展产业链,延长旅游消费时间,实现旅游经济增长。
旅游场景凸显美食
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的烹饪现场——滚水煮粉、凉水淘洗、竹篓沥干装盘、佐料调味……热气腾腾中,一份份色香味俱全的江西米粉端上桌来,还有传统老作坊的米粉制作工艺、沉浸式互动内容等,今年端午假期,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首届中国米粉节分会场,举办的系列美食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赏体验。
赣菜产品被市场认可,离不开近年来江西各旅游景区的宣传推介。为发扬传承宗山米粉文化,南昌市安义县推出了宗山“米粉小镇”,以“一环”“两轴”“两带”“四心”为布局,将宗山米粉小镇打造成为集非遗展示、乡土体验、田园观光、集市活动、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民俗文化休闲旅游聚集区。宗山米粉小镇于2020年12月正式开园,米粉文化园、米粉工艺园、非遗墙等相继建成,宗山手工米粉销售火爆。
今年4月,为形成统一的旅游商品宣传品牌,江西统一了江西米粉标识,促进全省赣菜产业品牌化、市场化、特色化发展。此外,江西还持续开展“江西省美食街”认定活动,启动“江西省美食街”建设提升工程,着力培育1—2条全国知名的赣菜美食街;推选了具有历史文化渊源、代表性强的特色菜品,评定和宣传了赣菜“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以赣菜美食文化节、江西米粉节为重点,打造推介江西美食、传播赣菜文化、体验特色旅游的平台。
挖掘提炼文化内涵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赣菜品牌“走出去”,让更远的游客“走进来”,江西实施赣菜“四进”工程,推动赣菜名品进星级酒店、景区、机场、高铁站。依托知名线上餐饮服务平台,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采取线上宣传、线下推广、落地活动等方式,重点推广2—3道特色经典赣菜。
选择一批特色美食街、赣菜餐饮名店和绿色食材基地,制作“江西旅游美食地图”,开发“赣菜美食文化之旅”项目,在“云游江西”智慧旅游平台增设“好吃”版块,打造一批赣菜美食旅游热门景点,推动赣菜与农业、文旅融合发展。
江西省商务厅还在北京、上海等重点消费城市开展“赣菜进京沪入广深”系列推广活动。鼓励赣菜企业、行业协会参加全国美食品牌节会、展销、烹饪表演、比赛等交流活动。
美食在旅游生态中正从生活必需品转变为旅游吸引物,最“吃香”的是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美食。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虹认为,赣菜虽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部分文化精髓在传承过程中逐步流失与消亡。随着赣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底蕴不深的问题也日渐显现,需要对饮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