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的简称“皖”字由此而来。诗仙李白赞它是“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白居易游后则留下“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历史上,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这里也吸引了王蒙、余秋雨等现代文学大家。
天柱山地处安徽省潜山市,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景区以“峰雄、石奇、洞幽、水秀”著称于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如今,天柱山给人的印象不再是一家冷冰冰的传统山岳景区。近年来,随着景区品牌定位的逐步清晰和“大爱”主题活动的持续开展,“一座有温度的名山”效应得显,“大爱天柱,情系天下”已成为天柱山新的靓丽名片。
审时度势 谋求全域发展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旅游需求不断提升,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两类资源为依托的传统景区,其先天优势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品牌定位不清晰、产品创新不足和景区竞争加剧,使得传统景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危机与挑战。
为此,天柱山景区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景点”向“全景”、“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以产品创新、业态创新为引领,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围绕“旅游+农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举办长板赛、溯溪赛等国际高端体育赛事,做活“旅游+体育”;依托薛家岗遗址公园,程长庚、张恨水故居,痘姆古陶非遗传习基地,做活“旅游+文化”;打造“养生”名片,做活“旅游+养生”,助力旅游跨界融合,促进全域旅游深入发展。
此外,天柱山景区瞄准游客需求,强化精品意识,加快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度假休闲游发展,促进旅游与教育、工农业、体育融合发展,康养游、研学游、体育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滑雪游、低空旅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天柱山已由“资源时代”进入“品牌时代”,目前客源市场拓展至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打造 树立“大爱天柱”新名片
2017年12月,天柱山景区正式确定“大爱天柱、情系天下”的品牌定位。怎样才能讲好天柱山“大爱”故事,树立“大爱”品牌?游客又要怎样才能感受到一个景区的“温度”呢?天柱山认为,要让“大爱天柱,情系天下”品牌深入人心,首先要让景区有感情、懂感情,其次便要有故事、有行动、有担当。天柱山是古皖国国君皖伯仁爱治国之地,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小乔初嫁了”的故事发生地,是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故乡,这些都成为天柱山“大爱”文化的源泉。
要做好品牌形象的树立,景区在讲好文化故事的同时,更要有行动、有担当。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火热的春节旅游市场跌入“冰点”。面对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天柱山一边抓好疫情防控,一边创新营销思路。武汉“封城”后,率先启动“抗疫情、献爱心”行动,携手潜山市16家3A级以上景区创新推出“免票+折扣+义售”系列举措,同时在全国推出“天柱山门票十元义售,所售善款全部捐献武汉”活动,10天时间累计预售门票528588张,筹得善款528.58万元,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景区“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担当,诠释了“大爱天柱,情系天下”品牌内涵。
天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育平说,此次爱心购票者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安徽省以外占比达到51%。其中“300公里旅游圈”市场占比78.4%,“500公里旅游圈”市场占比17.8%,天柱山旅游客源地由传统的300公里半径拓展至500公里以上并辐射全国各地。此外,全国各地媒体掀起一股义售宣传热,引发蝴蝶效应,对天柱山品牌宣传形成正面影响。
成效显著 赋能传统名山“新温度”
以“爱心”锁定市场,以“公开、透明、规范”赢得人心,天柱山景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机遇、寻重点、找抓手、促发展,积极探索整体营销路径,通过树立“大爱天柱、情系天下”品牌,开展“天柱山门票十元义售”活动,在做强天柱山旅游、打响潜山全域旅游品牌的同时,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卢育平说,2020年,来自武汉的客源数量增加了30%以上,天柱山风景区对武汉的爱心捐赠行动,获得了目的地游客的认可和感动,武汉市民更愿意来天柱山风景区旅游了。活动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客源目的地贡献了力量。
为了继续深化“大爱天柱,情系天下”的品牌内涵,同时做好门票义售后半篇文章,天柱山景区全面简化“爱心票”验票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和“爱心窗口”,在游客集散关键节点增设志愿者,换乘车辆上安排免费讲解员,制作发放有地域风情特色的“爱心奖章”,在全国各地52万名爱心游客中,评选100名天柱山“爱心大使”,全面推行“五员一体”服务模式,精心服务游客。
此外,景区陆续开展了“英雄荆楚,有情天柱”天柱山(武汉)旅游推介会、“天鹅(鄂)之旅”百名“最美逆行者”做客天柱山等主题活动,邀请武汉100位战疫医务工作者和20位志愿者及其家人共赴天柱山修养。以一颗仁爱之心,让“大爱天柱、情系天下”品牌形象更加真实、温暖和饱满。
蓝图绘就 开启潜山文旅新征程
近年来,潜山市以天柱山为龙头,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旅游兴市”主战略,吹响了“全域旅游、全景潜山”号角。
在天柱山的领舞下,相继涌现高山滑雪、天仙峡、魔幻森林等旅游项目,建成中联(天柱山)露营地、白马潭、白水湾、天龙关、石斛基地等景区和项目,加快从“夏秋游”向“四季游”转变;引进低空飞行、9E高空玻璃桥和玻璃水滑道等新业态,加快从单一山地景观“平面游”向水陆空“立体游”转变;建成海心谷、陋室邂逅、天鹅堡等高端民宿、精品酒店,加快从“观光游”向“康养游”转变。天柱山获得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养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首批中国森林健康养生50佳和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天柱山将继续深化“大爱天柱、情系天下”品牌,以更加开放的胸怀,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丰富旅游业态,全力推动潜山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朱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