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2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成都东站·黄龙溪古镇

川西之旧影

文<陈君

黄龙溪是川西的一个古镇,位于成都市东南约39公里处的双流区南端。看黄龙溪的景,需住上两三宿,慢慢品味,一如小火煲汤,那个香,是入到骨子里的浓。

那个浓,是锦江水的绵长,鹿溪水的淳朴,是一些川西文化的旧影,是2000多年的古味。

喜欢古镇,因为它凝结着岁月之美。一早或者傍晚,一个人静静地,慢悠悠地寻访美景。一路上,碎砖墙低吟着岁月的沧桑,青石路诉说着悠远的故事,千年古镇犹如一幅唯美画卷。人们游走其间,感受令人迷醉的古镇风韵。

那清凉的蜀风中会有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活的气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踩着前辈的足迹。眯着眼,北望牧马山,诸葛亮似乎还带着他南征的军队在那里屯兵牧马,那战马的鼻息,似乎嘶嘶响在耳边。

这些气息,在时代的风云中漫漶、氤氲,滋养着这里的文化。

在古镇里走,有时去两三个老人中一坐,没准,他们正说着蜀王、诸葛亮、张献忠、杨展在此大战的逸闻趣事。历史的烟云消散了,但英雄的影子仍驻留在那些古旧的屋檐下、老式的青藤椅上、油光的桥墩上、河边的老水车边、江畔的石坞码头上……随便一坐,或一站,静下心来,都可听到历史的回声。

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宁静地诉说着明清的故事,他们的悲欢。老街有南、北、中错落的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3座古庙仍在每年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再现昔日的庙会,那热闹中的味道自然、淳朴、厚实,是田野的味道,是汗味,是烟火味,让人褪去都市的矫情,回归自然的本真。

走在古街上,有时,你恍然间听到已有300余年历史的全木结构古戏台上,有青衣婉转的低怆抑或是花旦嘹亮甜美的唱腔,你禁不住停下来,在当街的藤椅上一坐,要一壶茶,静听那唱腔中的悲欢离合,激动处,禁不住一声叹息,那叹息一出便也遁入了历史,悠远得忘了自己的脚步,是走在明朝还是走在清朝,还是在更为古老的时光深处,在那些人的命运故事里漫步。

管它呢,管它这脚步是哪个朝代,走着,走着,便站在了树龄800年以上的古榕树下,树根虬曲错节,树干疙疙瘩瘩,树盖浓荫蔽日,幽一地的阴凉、一镇的古趣。而那株外形酷似一条龙的千年乌桕树,蜷曲着躺在鹿溪河畔镇龙沟内,外观奇特,衍生出许多美丽的传说。

那哼着老歌的陈家水碾呢,它起于清朝嘉庆年间,以一溪之水碾一村之谷。上起成都、下至乐山。它的“吱呀”声从18世纪70年代哼唱到20世纪70年代,碾碎了近200年的光阴,碾出了百姓的米香,碾出了青瓦顶上的炊烟,也碾出了生活的甘甜。现今,当那一溪的水流进碾岛,摧动碾车时,那吱吱呀呀的古碾声,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农耕文化的深情回忆,那是人类最原始的歌谣。

走累了就坐下来吧,吃一碗从宋、元就开始拉扯的面吧。这面叫“一根面”,可真长,拉扯过了几百年,宋朝的风、元朝的雨、明清的月光,都在这根面中。面味滑爽柔韧,古老绵长,一嘴的痛快淋漓,一肚子的思古幽情。民间“不吃一根面,枉到黄龙溪”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吃完面,在鹿溪河或锦江边的茶馆竹椅上随意一坐,来一壶竹叶青或峨眉雪蕊这样的好川茶,慢慢品着,那里面除了茶香,还有茶马古道的熏风、古丝绸的柔软。历史上的黄龙溪,茶树满山,古道慢慢,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这些历史的影子,在碧绿的茶水中清晰可见。一个人喝,许多人喝,喝着喝着,遛鸟的老人也来了,屋子里茶香幽幽,屋外鸟声阵阵,真是一种上好的享受。喝茶,遛鸟,老成都闲适的情调,都在这里了。

若是待上四五天,那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一溜的古色便都把你包围着,你真就忘了你从哪个时代来,又到哪个时间去。都市的繁华、名利的苦恼都被这些“古”的味道和“慢”的节拍一点点滤去,剩下的只是一个单纯的自己走在鹿溪的柳荫下,看夜晚落在水中的迷离灯火,或者坐在古旧的码头上,吹一江古蜀的晚风。这些个惬意,便叫幸福吧!

2021-06-22 成都东站·黄龙溪古镇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602.html 1 川西之旧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