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工业遗产锈迹可“秀”

老工业区并非总是包袱,用好了就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如何积极保护、适度干预、合理利用工业遗产,使其华丽转身,是其中的关键

□ 刘天放

工业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后工业时代,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再利用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实践中,通过创新改造、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一些工业遗产在转型中展现新活力。

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这个老工业区在经历了工业文明兴盛时代之后,华丽转身,转型与开发并举,经过景观修复、废弃工业设施再利用、河流绿地整治等多方面治理,变成了休闲娱乐中心,成为后工业时代老工业区成功转型的楷模。

我国对老工业区的改造起步较晚,但成绩斐然。在历史长河中,老工业区并非总是包袱,用好了就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如何积极保护、适度干预、合理利用工业遗产,使其华丽转身,是其中的关键。想要激活这些工业遗产,需重塑老厂房与当前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其价值,服务于城市发展。

对此,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就是“两全其美”之策。可以突出工业遗产产业特征,让其继续展现城市的工业美,有利于工业遗产氛围的塑造,引起使用者和参观者的共鸣。老工业区不仅记载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同时记录了我国早期工人吃苦耐劳的“群像”,通过展示这些遗产,可以探寻中国工人阶级不畏劳苦、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智慧和精神。

如今,我国很多老工业城市已把工业遗址变成了“金山银山”,使那些本是“包袱”的老工业区,变成了漂亮的城市公园、湿地、花海等,展示了新时代城市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图景。可见,老工业区可以变“包袱”为“财富”,只要用心、精心、尽心,当年那些尘封的工业遗产就会再次“活”起来,惠及当下的人们。

我国各地的工业遗产正在华丽转身,为城市发展添新景,成为中国工业永不磨灭的“真迹”,作为城市的一部分,继续造福于后人。工业遗产保存文化记忆,展现城市魅力,工业遗迹越来越与当代生活完美契合。

2021-06-15 老工业区并非总是包袱,用好了就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如何积极保护、适度干预、合理利用工业遗产,使其华丽转身,是其中的关键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440.html 1 工业遗产锈迹可“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