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仲蔚
6月7日至9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青海文化和旅游业界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习总书记的到来令业界备感振奋,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发展方向。下一步,青海业界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牢牢守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抢抓机遇,深入推进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培育特色产业
6月7日,习近平来到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习近平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要把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更好统筹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增强了青海文化和旅游业界保护好、利用好非遗的信心,对发展特色产业有了新思路、新展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说:“我从事藏毯编织40多年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令我备感振奋,今后将更加努力,潜心研究和开发手工藏族织毯作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让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走向世界各国。”
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婷说,藏毯历史悠久,是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是生活在高寒地区游牧民族用于抵御严寒的必需品。历经千年发展,如今的藏毯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用品,更是一份蕴含悠久历史文化的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
西宁市湟中区文体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提振了大家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信心。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承基地为代表的一系列非遗保护项目建设和文化产业扶持工作,带动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吕霞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嘱托,对我们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藏毯是青海的特色非遗项目和特色非遗产业品牌,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重视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文化遗产工作力度,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企业,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惠及民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保护生态资源
6月8日,习近平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青海湖仙女湾,听取青海省加强祁连山地区和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介绍。随后,沿木栈道步行察看。湖面开阔,水质清澈,飞鸟翱翔。习近平强调,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青海文化和旅游业界进一步坚定了守护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刚察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才旦介绍,刚察县生态资源丰富,仙女湾等景区景点吸引众多游客。2019年,刚察县接待游客184.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01亿元;2020年该县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我们进一步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明确了责任和使命。”
刚察县副县长吉狮卫说,近年来,刚察县始终坚持保护性开发,承担着青海湖北岸入湖流域的巡查管护工作,为维护青海湖及周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不懈努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扛起生态保护责任,在保持仙女湾湿地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生态旅游发展,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共赢。”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表示,青海湖是研究鸟类迁徙规律、高原动物食物链、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依托当地特色生态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努力促进青海湖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青海湖景区员工王长生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是对青海人民的极大鼓励。我们备感温暖、备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保护好生态家园,维护好生物多样性,发挥好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生态旅游
6月9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青海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担当实干,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说,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推动青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立足青海特有资源禀赋,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定不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着力推动发展生态旅游与改善民生福祉有机统一,以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切实发挥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构建‘一环六区两廊多点’生态旅游发展新布局,着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青海省导游协会会长张波说,为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导游人员对生态旅游等资源的认知度,丰富导游人员的生态学知识,同时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更好地向游客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从事导游工作20多年的青海导游何颖说:“作为导游,我将牢记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自身努力,将大美青海更好地传播出去,将更多生态环保理念传递给每位游客。”
据介绍,目前,青海正大力挖掘生态旅游资源,推出众多生态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同时,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积极构建大区域、大流域循环的生态旅游联动体系。下一步,青海将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充分借鉴国际及国内其他省份先进经验,力争到2025年,推出50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形成30条生态旅游风景道;到2035年,全省生态旅游标准基本完善,生态旅游体系基本建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实现生态旅游强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