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21日,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山东滨州举办。大会主题为“携手、传承、融合、发展”,着力推动黄河流域旅游景区携手合作,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大力开展区域融合、产业融合、多文化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会由滨州市政府与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合办,是近年来该市举办的层次较高的一次文化和旅游盛会,邀请了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领域专家学者、重点文化和旅游投资公司、主要沿黄景区等代表200余人参加。大会共分6个专题,分别为滨州之夜非遗菜品品鉴会、主题会议、第二届滨州文化和旅游投融资对接洽谈会、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滨州非遗剧种观摩、“走近黄河风情带”文化旅游产品调研考察。
滨州加速迈入“黄河时代”
擘画文旅融合新蓝图
在主题会议现场,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霍建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国家开放大学旅游学院执行院长孔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树娥,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宋永祥,滨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娟,滨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王进东等出席会议。滨州市副市长穆杰主持会议。
宋永祥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举办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既是一次智慧碰撞的高端峰会,也为滨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滨州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积淀的文化底蕴,黄河、渤海、山脉形成的自然禀赋,“双型”城市、交通区位、发展成就承载的创新创造,让“滨州人行、滨州人能、滨州人成”的自信越来越强。
宋永祥表示,滨州擘画了文旅融合新蓝图,全力做活黄河文化、渤海文化、孙子文化,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打卡地及国际旅游目的地。滨州掀开了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扎实推进设施建设提速、景点层次提档、产业融合提效,积极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乡村旅游特色区。滨州开辟了智慧旅游新路径,加快模式优化、平台优化、产品优化,构建起“数字文旅”新体系。
宋永祥表示,滨州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全力做好战略赋势、政策赋能、行动赋力,为广大客商提供投资兴业的平台、创新创富的舞台、大展宏图的擂台。诚邀大家多来滨州走一走、看一看,选择滨州、投资滨州、赋能滨州,共同谱写文化和旅游发展新篇章。
王志发表示,滨州作为黄河流域下游城市,是全国少见的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是黄河文化、齐文化、孙子文化、农耕文化、戏曲文化等资源富足的地区。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文化旅游的开发,正在打造黄河生态旅游带,相信滨州旅游将成为沿黄文化旅游带的一颗璀璨明珠。
霍建军表示,此次与滨州市委、市政府合作,将开启黄河流域景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双方将在人工智能服务文旅融合实验场景、公共服务文旅融合等方面深入合作试点,推动文化和旅游智慧化、创新化发展。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将以全新的姿态、全产业链的优势展开深入的合作。
孙树娥希望滨州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红色文化,推进临河、临海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创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局面。
会上,滨州市政府与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为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颁授“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教育培训基地”牌匾,约定在项目推介、招商引资、业务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7个县市区对沿黄、临海、孙子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重点推介,现场签约文化和旅游项目13个,签约金额85.9亿元。
“滨州之夜”10道非遗菜品
传承独特的“滨州”味道
5月18日晚,“滨州之夜”非遗菜品品鉴会举办。此次活动是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一大亮点,来自沿黄重点旅游景区、国内文化和旅游企业负责人及全国知名文化和旅游领域专家从一道道传统美食中品味滨州味道,了解滨州历史文化,感受滨州独特魅力。目前,滨州市拥有省、市级非遗美食达30多种。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平介绍,滨州是灿烂文化的厚土,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圣孙子、汉孝子董永、北宋名相范仲淹、清代帝师杜受田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拥有吕剧、民间剪纸等9个国家级、35个省级非遗项目,拥有魏氏庄园、龙华寺遗址等5处国家级、4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滨州是一座很有味道的城市,锅子饼、芝麻酥糖、纸皮包子、杜桥豆腐皮、魏集驴肉、大山烧鸡、酸浆豆腐、埕口虾酱、欢喜团、红烧鲤鱼10道滨州非遗美食在品鉴会现场集中展示,一道道色、香、味皆具的非遗菜品,带来了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获得与会宾客的一致好评。
非遗美食代表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是不断传承的制作技艺以及蕴含的历史文化。正宗的滨州味道,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不少嘉宾感叹,滨州的非遗菜品既美味又接地气,用料、制作很讲究,让他们印象深刻的美食有锅子饼和纸皮包子。
滨州锅子饼作为传统名吃,已有百余年历史。滨州锅子饼集面食、菜肴于一体,以饼馅兼备、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经烙饼、炒馅、成形,半皮半馅,再煎而熟之,其制作简便精细,可根据食者的不同口味和要求添加辅料和选择主料,食之酥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鲜可口、老少咸宜。
相传山东邹平纸皮包子源于明集镇高家村,始创于乾隆年间,由邹平高氏传人代代相传,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纸皮包子最大的特点是皮超薄、馅超大,凭皮便能辨认其中内馅,神奇的薄面皮是其流传300余年并深得食客们喜爱的精髓所在。
魏集驴肉、大山烧鸡、酸浆豆腐、埕口虾酱等一道道美食,都是与滨州人民密切相关的食品,承载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代代相系的根和魂,一种非遗美食就是一个故事,无不浓缩了一群人、一座城地道的生活习惯,带着人间烟火,传承其独特的历史味道。
滨州打造黄河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的“文旅样板”
5月19日下午,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举办。会议邀请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元点未来科技有限公司2家国内知名文化和旅游企业,就旅游规划与投资运营等内容作了经验介绍;中国旅游智库委员、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院长、原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魏小安分别在会上作了主题演讲。
三位专家从打造黄河入海生活方式、打造地标性旅游产品、大河文明与旅游利用3个方面,就如何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落实进行了分析。于冲首先做了主题为《对滨州市打造“黄河入海”生活方式的建议》的演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黄河入海”品牌的打造。随后,席建超解读了新阶段黄河流域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问题。魏小安的演讲题目是《大河文明与旅游利用》,他认为,黄河是大河文明和线型遗产的综合体,沿黄旅游开发思路要出新,做法要出彩,产品要出亮点,市场要出焦点。
5月20日,参加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嘉宾,先后到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氏庄园、魏集古村落、鑫诚田园生态旅游区、黄河沿岸、黄河楼、愉悦家纺居家世博馆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体验滨州的旅游项目,详细了解滨州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及产业特色等基本情况。
与会的沿黄9个省区、100余家文化和旅游企业代表达成广泛共识,联合发布《黄河流域景区发展滨州宣言》,成立黄河流域景区联盟,定期举办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建设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合力推动黄河流域旅游景区携手合作、旅游市场融通发展。《黄河流域景区发展滨州宣言》的发布,将成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文旅样板”,为加快滨州黄河风情带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非遗小戏嘉宾齐“叫好”
滨州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5月19日晚,滨州非遗小戏展演在滨州群星剧场举办,本次展演是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一项重要活动。
滨州孕育发展了吕剧、东路梆子、扽腔、渔鼓戏等多个带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历久弥新。当晚,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的吕剧《三媳参会》、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的渔鼓戏《老邪上任》、阳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研究中心的东路梆子《二蛋闹牛》、博兴县扽腔剧团的新创扽腔《连心锁》四段紧扣时代脉搏的农村现实题材小戏集中亮相,精彩的节目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本次非遗小戏同台亮相,呈现滨州各地名家唱段之精彩纷呈,展现当地特色戏曲的魅力,让戏迷们过足戏瘾。“我平时就喜欢听小戏,尤其原创作品,听玩新鲜,没想到来参加大会,还能听到这么好的非遗小戏。我平时都是在电视上听,今天可以现场听戏曲,看演员舞台演绎,我非常开心。”现场一名老年观众兴奋地说。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庆敖介绍,近年来,滨州市高度重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让基层百姓共享文化成果。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活动覆盖了每个行政村,一年送戏高达7708场次,实现了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
用滨州市本土传统艺术的4个剧种演绎现代题材,让台下参加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嘉宾近距离接触到了滨州非遗戏曲,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了滨州的非遗,这将对融入戏曲文化主题的滨州沿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对滨州市“智者智城·志在滨州”的城市品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感叹滨州发展迅猛、感谢滨州周到热情的服务。
本次会议有15家媒体代表参与宣传,滨州日报、滨州电视台对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总观看量超45万人次;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州电视台开辟专栏,发布稿件24篇,总浏览量28.2万人次。同时,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好客山东”网开辟专题页面对活动进行系列宣传,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抖音、快手、微视等新媒体发布的相关视频播放量达15万次,提升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滨州口碑”。
(史建伦 薛坤 温明华)
(图片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