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8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江苏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邮咸鸭蛋制作工艺

高邮端午鸭蛋“红”

文<杨莹

江苏高邮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河网交错,水域辽阔,小鱼、小虾、小螺、小河蚌随处可见。高邮人依着地理优势,培育出许多专食鱼虾的“高邮麻鸭”。“高邮麻鸭肥耷耷呐,膘肥那个体胖个儿壮。生下鸭蛋圆溜溜呐,溜圆那个蛋里有双黄。呱,呱……”高邮民歌里唱的就是这种麻鸭,不但产蛋率高,还常出双黄鸭蛋,做咸鸭蛋尤佳。

过端午,高邮人必吃咸鸭蛋。桌上少了咸鸭蛋,就像家里没包粽子、没插艾草,失了端午的味道。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在《端午的鸭蛋》一文里,形容他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此外,他还在文中引用了清代才子袁枚《随园食单·小菜单》中的“腌蛋”一条,写的也是高邮咸鸭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提到高邮咸鸭蛋,绰号“蛋博士”的王步明如数家珍。他说,高邮的鸭蛋个头较大,一个蛋的重量能超过80克,而一般鸭蛋的重量都在55克至70克之间。“一个好吃的咸鸭蛋,必须满足鲜、细、嫩、红、沙、油。高邮的咸鸭蛋蛋白柔嫩,一点儿也不干,蛋黄通红。”说着,他随手取过一个咸鸭蛋,用筷子头轻轻一戳,那诱人的红油便顺势流淌出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啜上一口。

我们也学着“蛋博士”的样子,斯文地敲开鸭蛋壳,用筷子一点一点地掏着吃,像品茶一样,小口小口地品。筷子头一扎下去,瞬间,红油就滋滋往外冒。从蛋黄中流出来的红油醇香入齿,咸淡适中,回味无穷,蛋白也格外鲜美细嫩,口感起沙,与我寻常吃的那种带壳切开的咸鸭蛋大为不同。我不由得惊叹,到底是经过多少道悉心的工艺,才能做出如此“富得流油、沙而不咸”的美味?

“蛋博士”侃侃而谈:高邮咸鸭蛋的传统腌制流程,包括原料处理、照蛋、敲蛋、配料、提浆、滚灰、缸桶腌制、成熟包装等。其中,配料分泥基与料液两种,一般以泥基为佳。鲜蛋入泥,俗称“滚泥”;草灰翻滚,俗称“滚灰”。缸桶腌制过程中,由四季温差决定腌制期限。“滚泥”“滚灰”是高邮咸鸭蛋传统制作工艺的特色,而泥基、料液与腌制期限的合理搭配,则是其重点。

未识高邮人,先知高邮蛋。高邮民歌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传遍大江南北,高邮人更是在鸭蛋上做足了文章。炎炎夏日,一碗清淡的白粥、一个开胃的咸鸭蛋,便开启了高邮人幸福的一天。

2021-06-08 江苏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邮咸鸭蛋制作工艺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275.html 1 高邮端午鸭蛋“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