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的苏稽古镇,只见耗时数年的改造工程让拥有1400余年历史的苏稽焕发新的活力;站在风雨廊桥上一眼望去,峨眉河两岸白色的遮阳伞下许多游客在品茗休憩;远近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跷脚牛肉”满镇飘香,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始终把文化和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不仅让当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领略大美嘉州的风采。通过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乐山乐水·乐游嘉州”的美好愿景正在乐山市市中区加速实现。
富民增收成效显著
在发展文化和旅游业的过程中,乐山市市中区始终把富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易老七”跷脚牛肉馆位于苏稽古镇核心区,现年55岁的辜明彬跟妻子一起经营这家牛肉馆。辜明彬的妻子易素芬说:“往年的纯利润大概两三万元,但是古镇改造完成后情况好得超过预期,今年春节到5月底,我家的纯利润已经超过了10万元。”
按照易素芬的说法,她家的牛肉馆在古镇完成改造后的年纯利润增长明显。对此,苏稽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刘涛表示,古镇2020年改造完成后立刻成为“爆点”,游客的大量进入带火了这里的商户,像“易老七”这样的牛肉馆在苏稽范围内有200多家,其他各种特色旅游小吃和特色旅游商品也是火爆异常。
苏稽古镇里的“古蜀苑”是今年3月刚刚营业的酒店,拥有39个客房,现在每逢节假日都是一房难求。服务员梁小欢此前在深圳从事旅游票务工作,现在回到了老家。她说:“眼见家乡的旅游业愈发红火,回家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的30多个员工也基本都是本地人。”
市中区悦来镇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并通过一三产业互动实现了新的突破。荔枝湾村的村民曹秀兰与老伴儿种植了五六亩荔枝,每年收果近1万公斤。“以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格略低一点,后来搞乡村振兴,村里的公路修好了,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我家的荔枝有8成以上都是游客自行前来采摘买走的,收入明显增加了。”
悦来镇的荔枝种植面积已经超过8000亩,很多村民依靠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增收。随着这里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敏锐的投资者也嗅到了商机。在外从事汽车自驾和营地事业多年的李海霞于2017年回到家乡,在悦来镇开办了乐山63自驾车营地,现在已呈现汽车露营、卡丁车、真人CS、拓展训练、摩托艇等丰富业态。现在,这里周末每天能接待游客2000人次左右。此外,由村集体经济投资的拥有数百个车位的停车场和能容纳数百人的滨河茶园也由李海霞代为经营,她说,要带领乡亲们通过旅游业共同致富。
苏稽镇和悦来镇只是乐山市市中区发展旅游业的缩影,通过发展旅游业,当地很多群众摘下穷帽子,齐心搞产业、共同奔小康。
旅游环境持续优化
在促进群众增收的同时,市中区也高度重视游客的体验。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一系列改造提升行动,不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让各地游客和当地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都不断攀升。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市中区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功能有机结合,以“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为理念,规划建设了农旅融合产业环线、岷东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环线、荔枝湾乡村旅游产业环线和嘉州绿道。这些旅游功能把苏稽古镇、乌木博物馆、花舞嘉州田园综合体、荔枝园基地、平羌小三峡等景区串点成线,还增加了骑行功能,不仅大大方便了百姓的交通出行,也让各地游客旅途更顺畅。
在“景城一体”的指导思想下,市中区近年来新建成旅游集散中心1座,在主要景点、人流集聚区域和重要交通枢纽设置旅游咨询点20余个,设置旅游标牌标识100余处,新增公共停车位800余个,新(改)建旅游厕所20余座,大大完善了旅游功能,提升了游客体验。
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方面,市中区也是不遗余力。到目前,该区已经成立了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指挥部,重点围绕非法运营、旅游购物、涉旅价格、住宿经营等10个方面开展常态化的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乐山市文化和旅游执法权限下放以来,市中区高度重视,制定《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执勤、巡查工作方案》,共设执勤点位11个,巡查组6个,应急机动组2个,全区100余人上岗认真履行职责,有效确保了旅游市场的良性运转。
与此同时,“1+3+N”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在市中区也得到逐步完善。该区成立了“市中区—乐山大佛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先后推出了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巡回法庭,建立了“神秘访客”制度,不断创新建立旅游投诉联动处理机制。数据显示,市中区的旅游投诉调解满意率达到100%,游客总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凝心聚力再创佳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后,乐山市市中区正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为抓手,力争以文化和旅游业助力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在此过程中,一系列重大项目将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苏稽镇已经斥资3000余万元,将在古镇核心区依托传统四合院打造特色民宿,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悦来镇将在乐山63自驾车营地的基础上,新建占地500亩的自驾车运动公园,继续深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近3年来,市中区总计29个文化和旅游项目已完成投资近300亿元,陆续建成投运的旅游项目将迸发出新的活力;大佛旅投、大佛实业、乐山文投、天工开物等规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业已达100余个,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也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将为市中区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全新动能。近年来,市中区先后参与或承办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乐山大佛开凿1300周年纪念法会、乐山大佛旅游文化节、故宫文物南迁80周年等重大活动,“嘉乐汇”戏剧周、嘉州大庙会、跷脚牛肉美食节、荔枝文化节等活动的品牌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到现在,“乐山乐水·乐游嘉州”的品牌形象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十四五”时期,乐山市市中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文旅兴区、产业强区”的发展主线,进一步明确文旅融合发展目标与战略、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思维与模式、部署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及其空间布局,推动“旅游+”逐步向“+旅游”的转变,推动文化和旅游经济迈向更高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白骅 陈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