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丽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陕历博)藏品达170余万件(组)吸引着人们探秘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的古老世界。而年轻人,在参观后也有了“把博物馆带回家”的需求。
陕历博文化产业部副部长李博雅表示:“依托馆藏文物的资源优势,陕历博自主和授权开发出一系列特色文创产品,形成了品种多样、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文创产品体系。” 今年五一假期,陕历博“一票难求”,文创产品更是以一种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姿态“破圈”。
文化赋能 打造“唐妞”IP
4月26日,在首届“中国年度IP评选”颁奖典礼上,陕历博打造的“唐妞”入选文博原创IP榜单,并荣膺金奖。作为陕历博的文创IP代言人,“唐妞”以馆藏文物“粉彩女立俑”为原型,保留其妆容特点,又结合现代漫画特色设计而成,形象高髻峨眉、面如满月、体态丰满,身穿宽袖长裙。“唐妞”也是陕西第一个登上春晚的动漫IP形象。
“唐妞”是陕历博与西安桥合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文博原创IP形象。“从2015年开始,在馆企合作的基础上,我们积极为‘唐妞’这一IP赋能,先后开发出古风创意团扇、联名款杯套、手提袋、漫画科普书籍等30多款产品,涵盖多个品类,并使其成为陕西知名的文创品牌。” 李博雅介绍,2020年7月,由陕历博监制,时代华语策划、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的漫画科普书《唐妞驾到》在“薇娅魅力中国行”陕西站直播间首发,上架不到三秒钟,2万册即售罄,创造了国产漫画的销售纪录。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时代,唐代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在妇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打马球、下棋等,女子在很多方面都和男子享有一样的自由、平等。从唐代壁画和陶俑身上可以发现,唐代妇女的服饰是非常开放的,这种时代精神恰好契合了当今女性想要表达的观念。”陕历博副馆长庞雅妮对“唐妞”的设计开发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唐妞”的设计既展示出唐朝的时尚潮流,也迎合了时下年轻人对萌萌的卡通人物的喜爱;再加之,“唐妞”也有自己的故事,漫画、公号、表情包等,要讲好她的文化故事,才能讲好文创产品的故事,才能让更多的人一直追下去。
馆企合作 实现“创造性转化”
作为首批国家批准的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近年来,陕历博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思路,通过“馆企合作”,研发新品1000余件。在国家号召和公众需求的推动下,通过IP授权携手一系列知名品牌与企业,不仅将“唐妞”“唐宝贝”等已有IP释放出强大的商业价值,还打造出“花舞大唐”这一原创IP,相继拓展出文创主题餐厅和系列文创产品。此外,“国宝系列”文创、《陕博日历》,以及食品类、美妆类、服饰类、饮品类等文创产品的研发也在持续推出,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
截至目前,陕历博已联合20多家企业参与文创产品开发,并与20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在品牌联合、IP授权、产品研发、拓展渠道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陕博日历》是馆企合作模式下诞生的首批产品。与陕西华夏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陕博日历》,三年多来稳扎稳打,逐渐实现了品牌化发展。今年的《陕博日历》在前三年图文介绍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每天更新一期的‘音频日历’,‘俘获’了更多的文物文创爱好者。”李博雅表示,馆企合作解决了博物馆研发文创最大的难题——资金,而企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市场联系非常紧密,双方在共识共建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让博物馆文创产品呈现出多样化、数字化、时尚化的趋势。
“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较有市场。”华夏文创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先慧以陕历博“葡萄花鸟纹香囊”文创产品为例介绍,除了与原型文物一样的雕刻和外部尺寸外,该款产品还以陀螺仪原理重构内部,可以扩展用途成为车载内饰,怎么晃动都不会使香料洒出,实现了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统一。“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中,初期用文创产品吸引受众,不断解锁文化内涵和尘封的历史。随着政策倡导、市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未来五年之后,文创就不仅是文创产品了,而将是大‘文创+’的概念。”朱先慧说。
线上线下 陕历博的2.0时代
自2017年设立直营店以来,陕历博有了文创产品自主研发与销售的场地。2018年开通天猫旗舰店,至今访问量超过2000万人次,预计今年浏览量将突破3000万人次。2019年,陕历博联合天猫新文创打造的全国首家陕历博文创线下实体店落地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成为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所做的有益尝试。“今年陕历博还协同正宫御品品牌推出了‘鎏金醉梦’主题彩妆。”李博雅说。
随着近几年天猫与陕历博合作的不断深入,天猫为博物馆发展新文创也提供了一个契机。“以前的合作方式是文物或文化+资本=产品,现在进入2.0时代,文物或文化+资本=品牌。”李博雅说,合作方式可以是馆企合作,也可以是自主经营直营店,这让博物馆有了自主性,也有了动力和压力。
目前,陕历博在京东、天猫、淘宝开店主营销售,陕历博文创的官网、微信、微博主要做推广。“线上是纯粹的文创消费者,和线下的游客是不同的人群。”李博雅认为博物馆文创在线上有很大的空间,要大力培育线上的文创消费群体。
陕历博还与多家餐饮企业有了合作。在西安曲江必胜客花舞大唐博物馆餐厅,陕历博通过“艺术授权”的方式,将博物馆元素作为餐厅装饰样式和饮食相关的文创产品,吸引了游客慕名而来。在本土餐饮品牌陕拾叁店内,与陕历博合作推出的国宝“杜虎符”变身香浓酥脆的小饼干,购买品尝的大学生张静调侃:“吃了这块饼干,就可以‘调兵遣将’了。”
随着线上线下销量的增加,知识产权保护不容忽视。李博雅介绍,陕历博已对百件馆藏文物进行名称的注册与保护,同时注册文创IP“唐妞”的文字商标与相关品类27款。自2015年起,在文创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范畴中,依托馆属企业,陕历博还先后注册 “花舞大唐”“陕博”“历博文创”等IP,不断借助各级各类平台,进行IP授权与跨界联合,实现IP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