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7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宣讲人罗玉:

用讲解的力量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罗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师、延安干部培训师资库入库教师;2019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十佳讲解员”称号;2020年被延安市文明办授予“未成年人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 本报记者 武葳

“她的讲解细腻,代入感很强,让我沉浸在故事中,心情也随之紧张或放松。”日前,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活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场活动中,一位观众这样形容罗玉的宣讲。而罗玉说,能够参加此次宣讲活动,是荣耀,更是一次学习。“在宣讲活动中,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优秀讲解员相互学习,借鉴交流,难忘的事情特别多,《红船依旧 精神永恒》《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个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故事感动观众的同时也让我热泪盈眶。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讲解的力量。”

作为一名红色讲解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的讲解员罗玉可以称为行业老兵了。十几年纪念馆组织管理、讲解培训工作经历,让罗玉深刻地认识到红色讲解工作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讲解员是沟通纪念馆与社会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我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参观质量。”罗玉说。“如果把红色旅游景区或纪念场馆比作开展红色教育的学校,讲解员就是‘红色学校’的老师。通过我们的讲解,引导人们了解红色历史、增长红色知识、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各地掀起了红色旅游热潮,尤其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红色景区和纪念场馆,这对讲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尊重历史不能随意演绎,又要讲得精彩,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在这方面,罗玉有丰富的经验。记者了解到,2012年起,除本职讲解工作外,罗玉还担起了培养“小小讲解员”的工作。多年来,她共引导1000余名学生参与讲解,其中200多名学生经过培训,被聘任为“小小讲解员”,参与到纪念馆的讲解工作中。罗玉分享了针对年轻群体时的讲解经验:“90后、00后相对于年长的人来说,生活经历不同,红色文化情怀较淡薄,因此不能以常规方式直奔主题进行讲解。我的经验是,第一,以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大多数90后、00后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我自己平时一直在收集与文物相关的故事,每次在讲解之前都先给他们讲一到两个文物故事,激发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第二,七分讲解三分问答。把他们当成朋友,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环节,讲到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先提问,然后再给出答案,增加他们的参与感。第三,合唱革命歌曲引起共鸣。讲解结束之余,我会带领大家合唱有关的革命歌曲,追忆党的过往、拥抱党的现在、展望党的未来,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

罗玉所在的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是弘扬延安革命精神的主阵地之一。“通过这次全国宣讲,我收获很多。适逢建党百年之际,我要用自己的专业讲解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的丰功伟绩,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罗玉说。

2021-05-27 武葳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宣讲人罗玉: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055.html 1 用讲解的力量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