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7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在古迹遗址中遇见南京

——南京推动古迹遗址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里延续着千年佛脉,明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记载着南京的旧时光,颐和路上几乎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民国风情……正如朱自清所说,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而这些充满时代记忆的古迹遗址,近年来进一步焕发生机,展示着南京这座古城的深厚底蕴。

长效保护

古迹遗址对于南京这座古城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南京市坚持系统性保护,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先后制定颁布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市城墙保护条例》《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文件,积极探索对南京历史文化及其新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南京完成古迹遗址保护项目200多项,完成了南京城墙小桃园段抢险维修工程、南京城墙武定门段维修、鼓楼修缮及环境整治、秦淮民居群——程先甲故居维修加固、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等200多项文保工程。其中,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项目更是成为“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今年,为更好地推动文物工作传播力、影响力,宣传推广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社会的积极作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开展了首届南京市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活动,从近5年完成的工程项目中选出了22个参评项目入围,并在入围的22个项目中最终评选出10个南京市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南京城墙前湖段缺口保护展示工程遵循文物保护“最小干预”的原则,创新性地采用了钢制结构保护形式,在无损原城墙结构的前提下,既展示了城墙的历史信息,又实现了城墙的可达性;颐和路35号墨西哥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修缮工程彰显使用需求,修缮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犹太文化元素和民国建筑历史风貌有机融合;天山协会旧址修缮与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在保存文物建筑的原形制、原结构、原建筑材料、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传统与现代工程技术结合的办法,保护文物及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消除文物建筑损坏的根源和隐患……这些项目均为古迹遗址的长效保护提供了先进经验。

文旅融合

走在颐和路上,两边的特色建筑令人流连忘返。南京市民李婧说,她就住在附近,每天都会和父母到颐和路上来散步,周末也会看到一些在颐和路上拍照打卡的游客,还有不少人来颐和路拍婚纱照和写真。

南京大华国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古迹遗址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京,包括中山陵、明城墙、大报恩寺等,这些古迹都是南京的招牌旅游项目。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教师、江苏紫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宁认为,在对古迹遗址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一是要坚持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文化为旅游塑魂,旅游为文化强基,让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是开发要保证古迹遗址的原真性,修旧如旧,保持其原有的历史积淀,让人们能够真实感触城市文脉,真切感知历史厚重;三是坚持古迹遗址与生态环境打造、园林景观小品、游憩休闲设施等有机融合,塑造高休闲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四是要鼓励运用新技术丰富古迹遗址的展现形式,例如用灯光秀、虚拟现实等辅助手段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这些理念在南京对古迹遗址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得以体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项目对大桥南堡一、二层进行了适当的展陈装饰,辟为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馆内所有展陈装饰部件均可逆、可拆解,对文物本体未造成任何损坏;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成为南京市党史教育基地,室内还设计了以新四军在江宁地区开展抗日活动为主题的展陈,目前已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对游客开放;江南水泥厂旧址民国建筑修缮工程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工业遗存价值的基础上,筹建工业遗存展览馆,结合党史、民族工业发展史展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与栖霞山旅游开发相结合,配套周边的游轮母港、欢乐谷等旅游项目,做好“民国印象”的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这些做法均使古迹遗址开发与保护相得益彰。

惠及社会

而古迹遗址不仅是游客打卡的场所,对于南京市民来说,这些颇具意义的场所,也可为人们贡献更有价值的功能服务。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金卫东表示,长期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协调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努力实现文物保护利用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目标。在此基础上,也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凝聚文物保护共识,让不同群体都平等自由地接触、认识、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市文物保护意识,让南京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

在此次入围的首届南京市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中,赤壁路5号民国建筑修缮工程结合街区规划进行开放利用,举办多场艺术展览、先锋戏剧等公共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建筑遗产的公共性;百子亭历史风貌区项目——傅抱石、徐悲鸿故居保护修缮工程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风貌建筑和一般建筑于一体,即将于2022年开放的项目一期,计划引进高端品牌旗舰店、高档餐饮以及国内知名乐队、艺人和商业品牌的演艺秀等……这些均为今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做了准备。

张宁表示,文化古迹是人类宝贵的遗产,让遗址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是实现遗址古迹保护的最终目的。南京市拥有的众多古迹遗址,成为南京市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政府对古迹遗址的修缮和环境整治,一方面让这些古迹遗址有了新的生存环境,能够拓展居民的休闲空间、创新游客的旅游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唤醒南京城市记忆的有效手段,现代城市的吸引力就在于新旧的不断融合,建筑是无声的语言,编织了城市的肌理,彰显城市的性格和气质,对城市古迹遗址的活态修复,能够改变一个社区的景象,叠加城市的文化形象。 (邰子君)

2021-05-27 ——南京推动古迹遗址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048.html 1 在古迹遗址中遇见南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