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龙港寻梦

连接龙港市与平阳县的瓯南大桥 图虫创意 供图

□ 沈俊峰

行走的愉悦,在于补充心智能量、焕发生命激情。在海滨小城龙港,有着梦如花开般的奇妙感受。那几天热得像下火,我心里却痛快如秋凉。这是一个怎样的龙港,又是一个怎样的梦呢?

龙港很小,2019年8月之前,它还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一个港口镇。1984年之前,现在龙港所在的位置,还只有一个沟壑纵横、荒凉一片的港湾和5个“灯不明、水不清、路不平”的小渔村。

从村到镇,从镇到市,一步一个脚印,龙港人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孜孜以求的真诚。当然,风雨坎坷、泪水鲜花,其中的艰辛和成功,也唯有龙港人自知。改革开放成就了龙港奇迹。当年,数万农民怀抱热情和渴望,离土离乡,迁入自己创造的龙港“城”,才有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这么多年来,龙港先后又增加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4张“国字号”金名片。每张名片,都是金光闪闪。

龙港的前世今生,像极了改革开放年代里呈现的普遍人生,一步一个脚印,从冬走到春,从春走到秋,走向收获,走向辉煌。看到龙港,我像是看到了自己。蓦然回首,一路皆是惊喜。

原来,龙港和我一样,也做了一个悠长、甜蜜的梦,一个奋斗的梦。

说起龙港,我脑海里呈现的都是大海,在这座海边小城,可以尽情地看大海、吃海鲜。没料到,在龙港竟然找到了江南水乡的感觉,就像在绍兴、周庄、乌镇或合肥的三河,满满都是水乡的温柔。

那天,我们在白沙河小码头登上了一艘铁皮船。

笔直的河道、铁皮船,看上去有点粗陋。当船开行,心情一下子便柔软了下来。不走路,不骑自行车、电动车,不开汽车,而是气定神闲地坐在船上,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飘然前行。小船纸伞,娉婷倩影,吴侬软语,浪花诗行,恰如宣纸上纷飞的水墨。

阳光高悬,两岸小楼相连,海风的风流韵味尽在眼底,一些楼房的墙上,尚有岁月留下的依稀可辨的时代语痕。两岸零星的菜地蓊蓊郁郁,丝瓜花硕大金黄,嫩南瓜挂在篱笆上,玉米的穗子迎风伸展,瓜果飘香……这景致,恰如少年郎情窦初开。

一座座石拱桥迎面扑来,让激动的我老老实实坐在舱里,不敢忘情地站起身,以免碰头。

龙港地处鳌江流域,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河道竟有800多公里。这江南河网有两条干河,一条龙金运河,由北向南,全长26.4公里,纵贯于江南平原;一条云舥河道,由西向东,全长约20公里,横穿于江南平原。而这江南河网的主要支流有5个,龙舥河、金舥河、龙凤河、钱湖河和钱望河,其中的龙舥河始于龙港市方岩下,由北向东南,流经白沙河。原来,我欣赏到的白沙河只是龙港水乡的“九牛一毛”,是阡陌交错、河网纵横、四通八达的一个角落,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船行河道,不颠不堵,通畅安稳。“十里白沙路,沿河半爿街。”小桥流水,河畔人家,青瓦白墙,烟火人间。

若不是天气太热,真以为就是春风扬州十里了。羁旅京城多年,本以为来龙港只能饱观沧海,没想到也入了一回江南梦乡。

吃过晚饭,我们去海边看月亮。农历六月十四,月亮又圆又亮。海上观月,走到哪儿都是一景。但是龙港的海月,似乎更有风情。

往海滩上走,风温凉地呼呼掠过,淡腥味儿飘过来,找到了海的味道。远处的航标灯一盏盏亮着,像天边的星。

流云遮月,月亮周围的云分外明亮,一副喷薄欲出的姿态。海水涨潮了,乌云在风中艰难地蠕动。我们站在海边,兴致勃勃地看月亮从重重纱帐中一点一点裸露出来,皎洁得耀眼。惊喜的欢呼声几乎是异口同声,编织了一张浓密的网,将风声盖在了水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似乎有点想当然了,别的地方谁知道是阴是晴呢?但是,我们真看见龙港的月了。

几个活泼的年轻女子摆出了各种姿态照相。照人,照海,照月,缺一不可。笑声洒下一片,与涛声媲美。女人照相就像买衣服,永远是不够的。三个女子,摆了一个飞天的动作,一个接一个,一手指向天空,一手拎起裙裾,在风的吹拂下,在月的映照下,衣袂飘飘,嫦娥奔月的样子。

海边的大美总是无穷无尽,令人遐思,因为我们总也看不到海的彼岸。

面对大海,当年的龙港人一定也是这样想的吧,大海的那边有什么?在望不到边的大海上,心飞翔了,胸怀宽广了,眼界开阔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龙港人的勇气和胆魄,就是大海赋予的吧?登高望远,望得远才能走得更远。龙港人一定是借助了大海的力量,就像乘风破浪的真正的龙。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夜,唯一的缺憾,是少了一堆让人激情澎湃的篝火,与月亮遥遥呼应、心心相印的篝火。海上赏月,终觉销魂。追月,一个飞翔的梦,一个改变现状的梦,一个永不满足现状的追求的梦。那一刻,我盯着那些星星一般闪亮的航标灯,却在想,天空中的星星不也是我们飞翔的航标灯吗?

2021-05-2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991.html 1 龙港寻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