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9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乡村旅游是各地推动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2021年初,《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颁布实施,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对地方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景区村庄、相关高职院校和旅行社协会等的走访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的设想与相关建议:

一、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国内多数乡村旅游社区不同程度存在重创建轻运营、地方社区缺人才与思路理念等现象,应构建“2+N”的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即通过政府搭台,促成乡村旅游社区或景区村(镇)与综合实力较强的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联合,成立乡村旅游社区运营管理公司,联合地方高校、行业协会、媒体与社区居民等,共建共管美丽乡村、共营共享美好生活。其主要意义有:

第一,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入乡村旅游运营管理公司,不仅能有效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带入国内游客流量,引进旅游产品定制、旅游活动策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宣传推广、旅游服务接待等方面高素质技能人才,而且能据此激活社区存量资产与资源价值,有利于增加社区居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搭建主客沟通交流平台,构建乡村社区的自我造血功能,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有利于促进传统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综合考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旅游消费越来越呈现出休闲化、主题化、个性化与体验化的趋势,要求以旅行社为代表的传统旅游企业快速转型升级与产业链延拓。通过构建基于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共同体,有利于拓宽传统旅游企业的业务范围,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收入增长点的增加和利润空间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乡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样,有效满足城乡居民的近中程出游消费,全面助力以旅游消费为代表的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形成。

第三,有利于培养一批乡村旅游职业经理人。乡村人才的培养与集聚是乡村振兴重要方面。通过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不仅能在短时间内直接实现“借智”的作用,而且能通过乡村旅游的常态化运营平台实现“引智”乃至“育智”的作用,即借助乡村旅游常态化运营平台,不仅能提升社区居民的发展理念与综合素养,推动其创新创业,而且能逐步吸引外来人员从事时尚、具有创意与文化特色的餐饮、民宿、文创、活动、研学等旅游业态运营工作。

二、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的对策措施

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需要社区交通相对便利、环境相对美丽、资源相对优越、设施相对齐全,基础是联合自带流量的旅游企业成立运营管理公司,核心是明确各个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关键是积极培育或引进契合社区主题的旅游业态,保障是出台配套规章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

第一,筛选一批具备构建发展共同体条件的预备名单。要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要筛选一批乡村旅游社区,应具备3个条件:一是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或起步较晚;二是乡村社区拥有一定的运营管理空间与资产;三是周边1—2小时交通圈内拥有一定的同类村庄或旅游景区,便于未来“串珠成线”。要筛选一批传统旅游企业,应具备3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客源组织能力,能够确保基础客源量;二是具备较好的产品设计、市场推广、活动策划与执行能力;三是与高校相关专业具有良好的产学合作关系,具备一定的人才储备。

第二,联合成立一家乡村旅游社区的运营管理公司。在前期名单筛选的基础之上,建议由地方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或旅游相关行业协会提供合作洽谈平台,协助双方科学研判合作前景与潜在风险,避免出现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合作谈判失误。科学、客观、合理地确定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联合成立社区运营管理公司,明确其经营范围、活动空间、议事规则等。

第三,培育一批具有乡村旅游特色的系列产品。运营公司要充分把握其既有客源群体特征及未来潜在客源群体特征,结合社区特色资源与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协助社区居民发展基础旅游消费产品,自主发展或引进一批具有主题特色、文化传承的个性化旅游消费产品,逐步丰富社区的“吃、住、行、游、购、娱”乃至“商、养、学、闲、情、奇”等产品要素,为全面丰富社区旅游产品并实现与周边项目串联互补打下基础。

第四,共建一个基于乡村旅游社区的产教基地。为有效缓解运营管理公司的人才缺口与资金压力,促进旅游行业与相关高校深入融合,应基于乡村旅游社区与运营管理公司,联合开设旅游、文化、艺术、园林、景观、文创、餐饮等相关专业的普通高校或职业院校,共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产教基地,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创新创业以及产品研发、市场推广、运营管理、游客接待等产学研教一体化的工作。

第五,培育一批梯队合理的运营管理人才。有效依托乡村旅游社区的联合运营管理公司,分别通过“内培外引”与“联合培养”等手段,逐步形成乡村职业经理人、要素产品或子项目负责人(店长)、业务经理、现场执行及其助理等层次分明、梯队合理的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坚持综合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加强业务与技术能力培训,适时研发并推广契合乡村旅游运营与管理的行业职业技能证书。

第六,出台一套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与质量监督体系。乡村旅游目的地与运营管理公司,均应出台一套涵盖服务接待、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应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统计、人力资源、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由运营管理公司与社区分别从自律与他律角度设定一套相应的质量控制与监督标准,确保乡村旅游市场运营规范有序,保障公司集体、社区居民与游客利益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郎富平)

2021-05-19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878.html 1 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促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