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8日
第10版:旅游报10版

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

打响“金坛茅山”品牌 绘就全域发展蓝图

近日,常州茅山美池凯莱温泉度假酒店签约仪式在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举行,此次签约不仅是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在“十四五”时期的“开门红”,也开启了该度假区高品质酒店运营的新篇章。

自2013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来,金坛茅山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重点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聚焦四季节庆活动,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当前,金坛茅山正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力争将度假区打造成集观光休闲、研学旅居、运动拓展、商务会奖、康养度假于一体的长三角地区“道养”休闲度假目的地,让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创新引领 激活旅游发展动能

今年五一小长假,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的各大景区红红火火,成绩也十分亮眼。据统计,五一期间,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9.58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9169.8万元。景区良性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对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在度假区建设和发展上,我们明确了政府与企业的各自职能,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为企业做好服务,企业则要运营好自己的项目。”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国忠说。

为加快推进茅山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2014年,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与薛埠镇分设独立运营,统筹薛埠镇全境的发展规划,负责度假区核心区域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在建设资金上,度假区搭建投融资平台,建立度假区基础设施开发基金,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筹资和投资做经济支撑,顺利实现了茅山从“上山一条路”到目前的“三纵六横”主干路网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有效促成东方盐湖城、茅山宝盛园、花谷奇缘、茅山颐园、一号农场等重点旅游项目的落户和建设,为茅山整体旅游开发、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项目建设上,度假区管委会通过体系化、精细化的总规、控规、专项规划、旅游策划等引领、指导度假区基础设施有序建设、不断完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度假区内多个项目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度假区管委会专门成立重点项目推进专班,实行项目挂钩服务制度,对项目进度进行月报,加快项目的推进速度。

与此同时,度假区管委会还负责度假区的对外宣传、品牌推广、旅游度假市场的开发,以及活动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宣传推广。2020年,度假区以福地茅山旅行社有限公司为平台,联合4家主要景区发行“金坛茅山旅游年卡、联票”,上线“趣茅山”产品销售应用程序,促进景区、营销、服务一体化,提升整体发展合力。目前,度假区内东方盐湖城、花谷奇缘、茅山宝盛园、茅山金牛洞等多个景区已在长三角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力,一号农场、京东农场成为新三板上市企业,度假区连续多年位列省级旅游度假区第一梯队。2020年,度假区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5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年度综合考核排名中位列第3位。

“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是目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度假区发展壮大才是根本。”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史荣生表示。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度假区政府已由主导型逐步转化为服务型,企业真正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形成了以“龙头文旅企业示范引导、中小特色项目深度融入、新型旅游业态持续涌现”的旅游产业新格局。“十三五”期间,度假区共引进16个旅居、康养、休闲、度假型旅游业投资项目,累计协议投资总额300多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度假区核心区的快速发展,彰显了金坛茅山在常州市打造“文旅休闲明星城”中的重要地位。

面对度假区在未来可能产生的新变化,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紧跟度假区发展步伐,确保度假区持续健康发展。

以文塑旅 擦亮“道养度假”名片

作为江南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金坛茅山自古便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的美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2013年,金坛前瞻性地把准文旅融合发展脉搏,提出“生态优先,文化挖掘,创新创意,产业融合,全域发展”的旅游开发原则,重视生态、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保护与利用。对此,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在成立之初就着重打造融道教养生、民俗体验、生态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近年来,度假区紧紧围绕“高标准、精品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依托山水林泉相依、盐茶药果共生、宫观非遗相应的资源格局,融合茅山“道文化”和“养生文化”,拓伸独具特色的道养理念,凝练出“道养”主题IP,大力培育茅山肴、茅山居、茅山行、茅山趣、茅山阑、茅山礼、茅山道、茅山养“八重道养”产品与业态体系。

聚焦“吃、住、行”,度假区在辖域内的重点餐饮、住宿和公路网络注入“道养”元素。挖掘茅山风味食材,推广茅山肴·道家菜、茅山会馆、名膳居等“道养”主题特色餐厅,推出金坛茅山地标美食地图,成立茅山道家菜研究院;引进高品质、有特色的住宿项目,整合风格各异的度假酒店、民宿、旅居产品,针对不同人群作重点推荐;立足生态优势,推出“绿野仙踪”自驾游、“茶海寻仙”茶田步道徒步游、金牛洞登山道登山游、茅山闲养小镇骑行游等多种类型的度假休闲方式。

围绕“游、购、娱”,度假区内既有欢乐文化游,也有高品质生态游和原生态乡村游,四季不断的品牌节庆活动让游客常来常新;推出金坛雀舌、茅山青锋、金坛封缸酒、一号农场的有机农产品等道地茅山特色伴手礼,多家景区还提供设施完善的商务会奖服务;积极拓展“夜游经济”,景区的常态化互动演艺、户外烧烤、篝火晚会等活动,为留宿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度假体验。

在传承和弘扬“道文化”上,度假区修复并扩建了乾元观、三清观、元阳观和崇寿观等道观,游客在登山访道时有青山绿水相伴,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又能够寻迹道文化,感受到真正的“灵山福地、道骨仙风”,追求内心安宁的意境。

依托茅山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度假区还开发了茅山颐园医养小镇、江南医院、茅山颐园健康管理中心、茅山南湖养生度假庄园等康养产品;乾元观、元阳观的道家养生功法课程,也是养身养性的不错选择。

如今,度假区内以“道养”为主题特色的场景与业态不断涌现,配套主题特色的接待服务设施不断完善,“道养”逐渐融入和渗透到度假产品包装、度假产业体系培育、人性化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活动组织及整体度假环境氛围之中。“金坛茅山,道养江南”,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兼具差异化的“道养之旅”已成为度假区的“金名片”,引得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尽享度假时光。

区镇融合 绘就全域发展蓝图

随着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在长三角地区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度假区核心区及周边、包含薛埠镇全境的大茅山旅游业正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力量。

“度假区从2017年开始承担常州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区)建设。其中,度假区北部仙姑美丽乡村示范点带动全村发展农家乐、民宿27家,村民经营户收入有了大幅提升,有效实践了旅游强村、旅游富民。目前,南部的上阮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计划在今年开园。”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陈建军介绍。此外,度假区还从2018年起承担省级金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3年来,根据“两中心、两廊道、三分园、三基地”规划布局,基本完成42项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建成茶园面积2685亩,有效利用省财政奖补资金5000万元,有力推动农旅结合、以旅促农融合发展。

自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成立以来,度假区管委会就和薛埠镇按照“以区带镇、统分结合、各有侧重、相互促进”的要求,实行两套班子,分开运行,并通过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统筹区镇融合发展。2017年,着眼全域旅游统筹度假区、薛埠镇区、镇产业园区、生态保护区四区联动、规划融合,度假区管委会在上一轮总规基础上启动编制《金坛茅山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涵盖214平方公里整体控制范围,确立“四区联动、四带协同”的空间结构,融合农业农村、城镇发展、文化和旅游等一、二、三产旅游关联产业,优化茅山旅游总体策划、综合交通规划、旅游设施布局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生态整治规划、智慧旅游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15项规划,覆盖全域的空间规划体系以及指导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基本形成,为度假区高品质、低强度、合理有序开发、生态保护优先等发展导向绘就高质量蓝图。

“十三五”期间,S265金坛段、茅山—上阮连接线(春风十里农路)、茅山旅游大道等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在金坛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全面竣工,推动度假区南北区联动、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借此发展大势,度假区加速实施道路、景观、房建、配套、美丽乡村等政府性投资项目总计34项。

今年4月,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印发《关于开展金坛茅山区域融合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围绕“道教名山,美丽景区”的发展定位,开展金坛茅山区域融合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努力实现茅山旅游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景区品质大幅提升,产业要素更加齐备,产品体系日益健全,融合效应不断集聚,形成茅山文化和旅游产业新发展格局。

史荣生表示:“‘十四五’期间,茅山旅游度假区将全面贯彻落实‘用好山水资源’,抢抓常州市打造文旅休闲明星城、金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历史机遇,大格局谋划茅山发展。”

(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周晔)

2021-05-18 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825.html 1 打响“金坛茅山”品牌 绘就全域发展蓝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