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1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寺街拾梦

□ 宋建峰

受著名作家柯灵老先生散文《巷》启发,1998年,我写了一篇《南通的小巷》,刊登在《江海晚报》上。那时我读高一,为拙文第一次发表兴奋了好一阵子。南通小巷最具代表性的就属寺街了,每每想起它的过往,我都直想穿越到明朝或清朝,在寺街上租一间宅子住下来,与那些大儒、高僧们为邻,与那些诗人、画家们为友,探寻千百年来这座江海明珠城厚重绵长的根脉与文气。

向阳门第春常在。寺街宅院的大门要么朝东要么朝南,其格局折射出带有淮扬传统民俗的祖居特色。寺街之所以称之为“街”,是缘于过去的州官要途经此地到万寿宫请“圣安”,“巷”又怎能配得上当时的排场呢?晚唐始建的天宁寺香火缭绕。寺院钟声响起,飘进隔壁的校园,伴着莘莘学子悦耳的读书声,回荡在悠长的小巷里。

去年国庆假期回南通探亲,一个人拖着客居山城近十年的影子,再次踱步走进了寺街。巷里开了一些陌生的小店,有位年轻人在巷头卖些珠宝首饰,店内还挂着一些他的小品画作,一位妙龄女子正在津津有味地挑选着心仪的珠子,屋内静得只听见她拨动珠子弹出的清脆声。

多年未走进这条小巷了。第一次听说寺街,来自一篇媒体报道,后来又听高中班上一位姓解的同学说起,她爷爷以前就住在寺街50号。所以每到寺街,我都要好奇地路过50号一探究竟,可惜每次都关着门,平添了一份神秘感。寺街解氏听闻不多,倒是袁氏、范氏、李氏、徐氏等十多个家族,在书画、诗学、教育等领域名扬古今。明万历己丑年进士袁九皋家族繁茂,走出了著名教育家袁运开、艺术家袁运甫和袁运生等后人。整个范氏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的贡生范应龙开始,诗书传家,人才辈出,今以画家范曾为著。清朝南通籍清官福建按察使李玉鋐,其第四子便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寺街59号据说是近代国学大师徐益修的祖宅,其弟为“中国四大古琴家”之一的徐立孙,创办了梅庵琴社。

如今,李方膺的梅花楼早已不见,寻寻觅觅,我途经一入户花园,迎面墙上挂着“南通梅庵琴社”字样的木刻牌匾映入眼帘,想必此处常能听到悠扬的琴声。循着主巷一直向前,透过一扇虚掩的门,我发现了满园的秋色,还有一树红彤彤的柿子。在院主的允许下,我欣然跨过门槛,一只雪白的猫伏在屋檐下朝我喵了几声。小院由正厅、侧房和花园组成,静谧而祥和,恰若大隐隐于市。正厅内两侧挂满了字画,大门正上方红底金字的“长寿之家”牌匾尤为显眼,落款:甲午范曾。在这移步皆风景、转身不寻常的寺街小院,真乃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啊。走过史白烈士故居,脚步停在了寺街125号。实验小学旁竟藏着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状元胡长龄的老宅子,胡长龄官至礼部尚书,时称“江东三俊”之一。若不是门外挂着标牌,这座一堂三进式老宅,谁能想象出里面装满了状元公儿时苦读或是戏耍的身影。

寺街里名人故居、历史建筑、革命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遍布。作为人文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激活这些历经岁月侵蚀的老建筑、老宅院,对其积淀数百上千年的建筑、名人和民俗文化等进行挖掘梳理和择优传承?

北京南锣鼓巷、杭州南宋御街、苏州山塘老街以及成都宽窄巷子、重庆磁器口之类的街巷和古镇似乎给出了答案。繁忙过后,人们往往需要这样一个去处,可以看看京剧听听评弹,喝喝盖碗茶涮涮火锅,在快节奏的当下让身心小憩一下。寺街的身段不亚于这些街镇,为何却仍待字闺中呢?

我边想着,边走进一家理发店,在寺街理个发,也算是我曾来过。店主是寺街当地人,见我对寺街现状略感遗憾,她告知我,这片街区正在进行居民腾迁,即将实施保护规划和修缮利用。10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寺街街区保护与改造设想的小文,以一文之力呼吁断然不能奏效,只有将期盼寺街保护与改造的梦想深深埋藏于心底。今突然接到这个消息,忽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寺街已在灯火阑珊处之感,一时竟无语凝噎。

步出寺街,濠河北岸波光粼粼,碧水将闪闪的光芒投射在北极阁城墙遗址上,团团光幕仿佛将通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一一呈现在古城墙上,不断织补着眷眷的乡愁。

而乡愁与梦想,极似藏在寺街里一首迷人的诗。

2021-05-1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667.html 1 寺街拾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