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7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南昌罗渡村:“农旅双链”奔小康

□ 龚艳平 本报记者 周晨

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黄马乡罗渡村,一座座小楼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绿树环绕。在村里的莲蓬基地,村民正忙着栽种荷花。村民罗姐满是欣喜地说:“别看现在只是水塘,等夏季荷花开了,看荷花的游客们就来了。”

罗渡村是个种植荷花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而就在2015年这里还是江西省“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在“产业旺村、基础强村、文明兴村”的5年多时间里,昔日土地贫瘠、道路破旧、村民贫穷的贫困村破茧成蝶,蜕变成移步换景、设施完善、村民富足的小康村。“原来,满村都是破破烂烂的泥巴路。现在,环境变好了,游客都想多住几天。”村民黄凤国说。

想要富、先修路。在帮扶单位南昌市委办公室、市委保密机要局的帮助下,罗渡村积极推进28项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通往4A级景区凤凰沟的公路已开通,全村14个村小组全部通了硬化机动车道,家家户户有了入户便道。

“建好了美丽乡村,村里没钱维护不行,住在美丽乡村的村民不富裕也不行。”罗渡村党总支书记万小平说。

万小平介绍,近年来,罗渡村一直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根据村庄的自然条件与毗邻凤凰沟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采取“旅游+特色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培育种植富硒白莲,全村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就业、入股分红等形式,每年每户增收1500元以上。以此为依托,罗渡村逐渐发展成集莲乡游览、农家消费、特色民宿于一体的“旅游明星村”。另一方面,通过先定产业再找投资商的方式,该村昔日杂草丛生的200多亩荒秃山地,发展成了两个瓜果飘香、植物种类多样、生态环境优美的精品苗木基地。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罗渡村将村集体、农户和经营主体三者联合,激活生产要素,推进村集体经济市场运转、健康发展。

罗渡村的白虎岭是南昌县的最高峰,被称为“昌南之巅”。为了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当地着力打造了白虎岭登山道。登山道建成后,每到周末,很多游客都会到此登山游玩,欣赏架裟岩、吼烟石等“虎岭八景”,尽赏抚河两岸美景和广袤田园风光。

环境好了,产业壮大了,游客来了,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我们村子现在越来越美了,来这里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村民朱云芬说。

“以前村民住的大多是砖木矮房,进出村走的是泥巴路,路边到处是猪圈牛栏,下雨天出门一身泥。”刚嫁到罗渡村时,朱云芬很不适应。不过,这种状况已经不存在了。目前,罗渡村已先后建成美兴公路、航道东路、罗岭公路等,还引进了自来水、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了卫生室、综合服务中心、多功能活动场所、文化广场等,并配备了保洁员,完善了罗渡村卫生室、村综合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等,打造了集党员活动、教育培训、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还办起了书法、绘画、体育等兴趣班,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罗渡村的变化,是黄马乡村之变的一个缩影。黄马乡党委书记熊军介绍,近年来,该乡建设了一批小康示范村和新农村示范点,如今的黄马乡,一批美丽乡村正如花绽放。

2021-05-07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594.html 1 南昌罗渡村:“农旅双链”奔小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