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6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江西:旅游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 本报记者 周晨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红土地上记载了共和国缔造者们血染的风采,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也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实物史料和纪念建筑,成为江西最可珍视的历史遗产和深感骄傲的精神财富,更成为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巨大优势。

重视红色资源保护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政策与条例。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江西省已形成国家、省、设区市、县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其中,红色纪念设施、遗址遗迹340个,占总数的55%。

“十三五”期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被列入“全国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首批示范单位名单”。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荣获“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称号。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和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红色场馆已成为重要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旅游活化资源利用

近年来,江西重视资源的活化利用,在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中发挥资源大省优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充分运用所辖五处革命旧址的红色文化资源,先后与12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了共建合作。结合“八一”建军节、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全国科普日等多个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假期,培养小红星讲解员,开办大学生实景课堂等,开展多种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该馆副馆长熊艳燕说:“结合馆内基本陈列展《南昌起义伟大开端》《光辉历程强军伟业》及叶挺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旧居四处革命旧址的基本陈列展内容,我们设计了20余门课程,并在2019年周恩来120周年诞辰之际,推出纪念展,开设研学课程,把陈列展雕琢成研学教育的精品工程,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井冈山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上,一支扛着红旗、挑着扁担、穿着红军服的队伍正在体验当年红军挑粮上山的艰辛与不易……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以井冈山精神为主线,形成了“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访谈教学、红歌教学、专题教学”等六大教学模式,培训课程既有专家教授讲授也有红军后代讲述的“红色故事会”等传统特色课程,又有系列微党课、舞台情景剧等新情景课程,还有“红军的一天”等新体验项目。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让厚重的红色文化活起来、传开来,让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了更生动的解读。

“活”起来的红色资源远不止这些,赣南省裁判部旧址成立了“长征源书画院”,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成立了“于都县理学文化研究会”……昔日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如今变身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核心展示园。

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挥江西革命文物资源优势,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文博系统部署开展“五个一百”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活动期间持续开展“守初心 担使命——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系列宣传活动,在累计推出视频节目60期的基础上,继续推出第三季“革命故事篇”视频节目40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100年奋斗历程为主线,组织各地依托当地革命文物资源,深化研究、及时补充体现时代精神的展陈内容,向社会免费推出100个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多角度生动展示百年党史。

旅游塑造特色品牌

在红色旅游的推动下,江西的优势品牌不断涌现,于都县就是一例。

在于都禾丰镇尧口村土围组,有4栋典型的客家风格土楼,推开土楼门,“工农劳苦群众解放万岁”“男女平权,实行8小时工作制”……一条条红军标语映入眼帘。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当初红三军团二师一个机枪连驻扎在这里,战士们就在屋内屋外写上各种标语,鼓舞士气,宣传政策。

“我家3代守护这里,奶奶去世时嘱咐父亲和我,千万要守好这些标语。”65岁的村民尹善祥说,虽然自己现在不在老屋住,但每天都要来这里看看。

“于都是红色标语的资源库,留存标语多达1720多条。”于都县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谢称英说:“标语使用最简单、最直接、最生动的语言,为我们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由于标语大都用炭笔、毛笔等写在农村土房墙面,房子年久失修,标语风吹日晒,保护和维修成为当务之急。“于都有许多像尹善祥这样的自发守护人,政府的投入加上他们的参与,让土楼和红色标语得以较好保存下来。”谢称英说,通过政府适当补助,像尹善祥这样的村民既能继续安心守护旧址,又能通过讲解等工作获取一定的收入。如今,于都已有近百位守护人。革命遗址在这些守护人的努力下,正焕发新生机。

同时,于都还通过挖掘红军长征经过时的历史故事,规划红色旅游线路,设计一日游、半日游的旅游产品,使人们通过参观陈列馆、“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吃红军饭、住农家小院等活动,构筑多元、立体、全方位的红色基因教育组织体系,以长征精神铸魂育人,用红色基因锤炼党性。

据介绍,为做好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提升革命遗址的承载力。于都县还将诸多修缮完整的革命遗址,免费提供给当地民间文化工作者签约使用,鼓励他们在妥善保护革命遗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办工作室、民营博物馆等。

于都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于都红色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县先后打造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30个,形成8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学精品路线;研发了《上蕉游击战》体验教学和《长征组歌》红舞台教学等一系列现场教学、微党课红色文化产品,定期开展送教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进军营活动,为全国观众讲述主题党课100多场。全国妇联家国情怀故事汇、火箭军总部扶贫流动现场会、全国人大代表培训班现场教学等系列重大会议活动也先后在于都举行。

江西省依托自身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做好红色资源保护、资源活化利用和塑造特色品牌三篇文章,致力于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等“活”态展现,探索出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发展新路径。

2021-05-0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587.html 1 江西:旅游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