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4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感受自然之美 乐享生态旅游

□ 本报采访组

泛舟青海湖、徜徉白云山、踏访黄果树……今年五一假期,“绿色”“生态”“健康”成为很多游客出游的选择,经历了疫情的反复波动,大众迫切期望回归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自然生态之美。各地在紧抓生态旅游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守护好“绿水青山”

放慢脚步 亲近自然生态

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令人向往。五一假期,很多游客选择前往青藏高原,感受高原上纯净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在青海湖景区,湖面上一艘游轮缓缓驶过,船上游客凭栏远眺、欣赏湖面美景,还有很多游客在湖边欣赏棕头鸥等水鸟嬉戏,一些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湖边漫游,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正与白牦牛合影。一切显得那般悠闲惬意、欢乐祥和。

正在青海湖游玩的游客王仲洁说,她和家人是从甘肃自驾来到青海游玩的,青海湖是她一直向往的美景之一,这里的生态环境给人以一种清净、清爽、宁静、磅礴的安全感,能使忙碌的上班族慢下脚步感受自然。

而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奇山秀水,常常令很多游客称奇。“早就听闻贵州山美水美气候爽,刚好趁着假期过来玩。今天来到黄果树瀑布感觉真的很壮观,自然山水和谐共生。”广东游客杨芳兴奋地说。作为贵州旅游重要“地标”,黄果树瀑布融合山水之美,茂密丛林中水流洁白如练,加之景区内水帘洞景点恢复开放,吸引很多游客前来,五一假期首日便迎来客流小高峰。

广西南宁园博园,是在矿坑修复基础上,本着“不推山,不填湖,保留现状植被”的理念进行设计的,集中展示了生态之美、民族风情。五一假期,在南宁园博园清泉湖畔,身穿壮族服装的小姐姐、各种可爱的卡通人偶组成巡游队伍,游客和演员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圆圈舞。湖面舞台上,青春版《刘三姐》演出再现了“刘三姐和三个蠢秀才对歌”的有趣场面,不时让湖畔的观众发出阵阵笑声。游客李戈平说:“来园博园是想趁休假亲近自然,这里风景很美、空气很好,来了之后发现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看、有玩、有吃,太开心了。”

抓住机遇 发展生态旅游

经历了疫情后,大众对“生态”“健康”愈加重视,回归大自然是放松身心、收获健康的绝佳方式之一。很多生态优势明显的旅游目的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官鹅沟大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景区内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生态环境优美。5月1日一大早,官鹅沟大景区停车场的车辆多起来,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满头大汗指挥游客有序停车。宕昌县委常委、官鹅沟大景区管委会主任罗刚说,官鹅沟作为生态旅游景区,有着空间开放、空气流通等优点,深受广大游客青睐。近年来,宕昌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首位战略,抢抓发展机遇,理清发展思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游客更好感受官鹅沟生态之美。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表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景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青海湖将着力把潜在的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文旅品牌能“增值”,为青海着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出贡献。

广西南宁园博园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健表示,南宁园博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去处,是“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生动写照。在后续建设上,南宁园博园将继续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大力推动园博园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并与青秀山风景区、五象岭森林公园一起整合,打造南宁植物园,向市民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让园博园的魅力常游常新。

毫不放松 守护“绿水青山”

五一假期生态旅游升温,业界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意识到,客流增大势必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守护好“绿水青山”。

5A级景区白云山景区是广州中心城区的“绿肺”,每到节假日都有大批市民、游客到白云山爬山游玩。5月1日早上八点半,白云山风景区云台花园游人如织,登山索道排起长龙;山顶的白云山大茶会突显白云山的生态特色,引来游客“围观”。广州市白云山鸣春谷景区管理中心副主任郭泽平介绍,守护白云山“绿水青山”的努力从未间断,“还绿于民”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违建轰然而倒,近年来已经拆除违法建设和影响景观的建筑达72.93万平方米。市民、游客欣喜地看到,白云山这个广州“绿肺”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舒适。

走进青海省茶卡盐湖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或坐着小火车游览盐湖深处,或三五成群,与盐湖、雪山、蓝天、白云“合影”。茶卡盐湖相关负责人介绍,假日期间,茶卡盐湖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控制景区客流量,同时增加人力、物力,引导游客爱护盐湖生态环境。

贵阳市天河潭度假区依托生态优势和邻近市区的区位优势,成为周边市民以及外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记者看到,度假区内花海绽放、色彩鲜艳,流水环绕、波光粼粼。“为了让游客充分感受自然生态之美,度假区对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进行全面提升。”景区营销经理王晶莹介绍,“我们在天河潭度假区重点区域设置了文明标识,严格实行限流措施,每日接待游客量不超过2.5万人次。”

官鹅沟大景区管委会宣传营销科科长杨娟华说:“五一假期官鹅沟迎来一波客流高峰,我们联合公安、执法、环保等相关部门开展了‘生态文明我先行’等相关宣传整治活动,景区工作人员及旅游志愿者深入各个景点开展文明旅游劝导活动,倡导文明游览、保护生态。”

(采访组成员:孟萍 唐仲蔚 张陇堂 刘亚子 陈熠瑶 统稿:李志刚)

2021-05-04 李志刚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550.html 1 感受自然之美 乐享生态旅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