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在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在学生时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旅游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过去,学校一直都有春游、秋游,这是那个时候的旅游课,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看到美丽风光,不仅开阔了眼界,愉悦了心情,也增加了对国家和生活的热爱。回来后,写作文(游记),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还提高了思想觉悟。春游、秋游,成了学生每年的期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成长方式。
中华大地就是一部部书、一幅幅画。每一个景区、每一处风景,都是展现中华文化的载体,都是很好的课堂。旅游就如同翻阅书页和画册,通过旅游,学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山绿水,把形象的中华文化融入到学生的脑海里,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参观革命遗迹,让他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程,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可以增强学生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新生活的情感和信念,是德育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旅游景区景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名人、古迹、古诗、古画……丰富的文物就是最形象的教材,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他们对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担当,让他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旅游当然需要体力,这是另一种方式的体育教育。通过旅游,可以增长知识,增强体力,提高对劳动的认识,提升劳动观念。游山看水,赏心悦目,美育,自然就在其中。旅游很好地配合、丰富了其他教育内容和方式。其实,德智体美劳是分不开的,它是一个整体,旅游能很好地把这几项教育融合在一起。
现在学校的教材和课程设置在不断改进,在完成课堂文化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旅游课,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把旅游当作学生成长的课堂,当作他们长大的一个阶梯,对学生、对国家的未来,都是很好的事情。当然,旅游课怎样开,开到什么程度,要由教育部门、旅游部门等研究。
把旅游纳入教育领域是一件很好的事,至少可以首先在教材里体现旅游的内容(不是只有简单的几篇游记),然后,考虑如何把原来的春游、秋游发展起来,培养学生的旅游习惯和文明旅游理念,让旅游真正成为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地开展的研学旅游就是很好的尝试,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有文化内涵、把教育贯穿其中的旅游产品,让学生在旅游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加快成长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