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8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美丽侨乡 南区街道书写全域旅游新篇章

在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寮后村的天后庙前,有一棵挂牌“中华名树”的古榕,是中山现存最大、最古老的榕树之一,枝丫横斜,一树葱茏向四面八方铺展开来,蔚为壮观。这棵榕树在明末栽种,至今树龄超过500年,依然生意盎然。这在于它生须成根、成干,那些或扎进泥土或缠绕在主干上的“须干”,驻留了大量的雨水和养料,为榕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南区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将每一个产业村落、每一处景点街道,都化作“须干”,为南区的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汲取营养,让自成生态的“文旅之榕”绿洒南区。同时,每一根“须干”随着南区的整体发展也全面壮大。如今,南区的全域旅游建设已经来到新的关键发展节点,南区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党建+旅游” 探索创建新思路

南区,古称良都,地处伟人故里中山城区南部,地理环境优越,是中山的重点侨乡。南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有匡扶宋帝的侍郎马南宝、香山立县发起人之一的梁杞,近代有“中国四大百货”中的先施百货马应彪和永安百货郭乐、郭泉兄弟,“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山青年革命运动先驱刘广生,史努比手模制作师马乐山等,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近年来,南区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迅速,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山詹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悦来亲子王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曹边村等,近3年接待游客逾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累计15.32亿元。2019年南区街道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2020年打造的“中山华侨商业历史文化游径”入选首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沙涌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南区曹边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和旭景农业科技园入选中山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旭景农业科技园入选广东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旅游成绩引人瞩目。

2016年中山市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作为中山城区的南大门,南区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为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擦亮广东省第一批旅游风情小镇的“金字招牌”,南区结合实际,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提前谋划部署、深挖广掘旅游资源,全方位提升旅游品质,深化党建引领、华侨文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体旅融合“五位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南区建设行稳致远。

为促进创建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南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南区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双组长制的创建领导小组,实现已顶层设计推动全域旅游由“部门推动”向“党政统筹”转变,制定《南区街道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南区街道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任务分解表》,加强20个部门和15个经联(济)社联动,明确创建职责分工,形成创建合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走出一条“党建+旅游”的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 打好特色旅游牌

如何在一众旅游景区中突围而出,是南区在全域旅游建设中首先需要破解的一个议题。南区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讲好南区故事、发挥南区特色,从而创造独特鲜明的旅游记忆点。

南区目前在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约有4万多人,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中至今仍保存的侨房约有2000多间,列为历史建筑的共有156间,华侨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发挥南区潜在“华侨文化”资源优势,从而擦亮侨乡名片?

南区积极引导港澳乡亲、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侨房保育活化,通过引入中山市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中山文旅众创空间”、盘活马乐山手模大师工作室、举办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大赛、举办非遗文创作品展览等方式,为南区全域旅游建设注入更多的侨乡文化内涵,让城市留下记忆,让华侨记住乡愁,打响“侨乡”文化和旅游品牌。

与此同时,南区把握“文体旅融合”契机不断开拓优质旅游市场业态,打造出一张张城市旅游新名片。

一方面继续加强文旅融合。通过“历史文化+旅游”,挖掘名人资源,将杨仙逸故居所在地北台村作为主阵地,串联10名空军将领的故居和周边侨房,串珠成链打造北台名人故居群,形成南区街道空军文化特色品牌。同时推进“文化创意+旅游”,支持玖悟斋、燕河居、云开创意园等特色文化和旅游平台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以燕河居为例,通过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燕河传统文化馆”,开展“旅游+花卉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侨文化”“旅游+传统美食文化”等10个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多元、丰富、有特色的精品文旅融合活动。

另一方面乘势而行提升“体育+旅游”发展潜力和经济带动力。2020年南区举办中山市“走进美丽南区”中小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中山南区站)、广东省第十五届定向越野锦标赛等国内及省级重要赛事,打造以展现侨乡文化内蕴和历史建筑风貌为特色的古村落定向越野小镇,彰显侨乡南区文化精粹。今年,南区将完善体育场馆,谋划建设体育公园,承办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中山市中学生锦标赛,实现南区体育旅游产业全面提质增效,打造全国领先的“体育+旅游”先进品牌,进一步实现全域旅游战略目标。

“酒香也怕巷子深”,处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南区主动出击深化宣传营销,通过组织文化和旅游骨干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经济圈20场各类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拍摄《文旅良都》宣传片、开展“美景美食中山行”“美景美食评选”等系列活动、精心策划“走进大美南区 领略魅力良都”和马岭茶叶市场直播带货等36场直播活动等方式,向省内外展示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人为本 助力乡美农兴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中,乡村旅游是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温铁军说,发展乡村旅游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展现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的需求,要和生态文明、和山水田村湖草综合规划,整体、系统、全域地设计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简单设立一些网红景点供游客打卡。

在打造“流量景点”吸引游客的同时,南区致力于满足市民、游客更高层次的追求,通过“休闲农业”谋划打造特色旅游发展之路,以旭景农业科技园为龙头,盘活周边农用地,延伸发展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疗养、考察、研学等旅游活动,配套开设采摘水果、农家乐、烧烤、烩鸡、烩番薯等项目,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提升拓展绿野仙踪生态农业园,发展蔬果采摘、亲子体验活动、花海观赏、餐饮服务等农村休闲旅游体验活动,争创市级农业科技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让市民、游客可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近距离体验田园生活。

除此之外,南区还通过“乡村旅游”助推乡村建设提质升级,投入专项资金超5000万元,开展9个乡村振兴特色项目,完成4个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并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山詹园一河两岸“十里画廊”为基础,串联金溪村、沙田村、寮后村、树涌村等村落,打造以自然山水为特色的北溪古村驿道,串联文创沙涌、休闲曹边、研学寮后、网红北台,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让市民、游客在优美的环境中休闲、游憩、健身,享受健康的生活和文化的滋养。

南区不仅有效提升了乡村旅游的趣味性,在旅游配套设施上同样下足了功夫,优化了整体环境。全区新增主干道旅游交通标识牌3个、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7个,布局5个旅游咨询中心、1个旅游驿站,开通旅游专线1条,创建良都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省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试点。同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旅游厕所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管理,辖区内2处厕所被评为A级旅游厕所。为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南区依托“中山南区”微信公众号对接中山市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推动南区街道旅游数据与市级数据端口连接,实现旅游数据共享,并整合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山詹园信息化资源,实现在线预订、智慧导览等服务功能,推动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重点涉旅区域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便利了游客出行。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南区紧紧跟随旅游新潮流,转换发展思路和模式,围绕“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应最大化”的创建目标,努力构建“共建、共融、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经过几年的创建,取得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发展模式进一步创新、整体环境进一步提升、服务供给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突显的喜人成效。

2021-04-2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450.html 1 美丽侨乡 南区街道书写全域旅游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