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近年来,福州市在加快打造全域生态旅游进程中,不断做大乡村旅游,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从粗放式向精品化发展,从单一模式向产业化提升。尤其是2020年以来,更是把加快恢复乡村旅游发展作为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推动乡村旅游逐渐升温。去年,全市累计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296.4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3.16亿元,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一村一品 美丽乡村引客来
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宁静幽美的大水库,远处的万余亩生态公益林郁郁葱葱,村边沿岸美丽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大喜村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契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游。今年春节期间,每天都有1000多名游客前来体验。”大喜村村支书黄时杰说。
黄时杰介绍,自2014年开始,大喜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对瓦屋立面进行改造,保留了土夯墙式民居建筑和竹编篱笆,房前屋后种满绿树花草,进行了旱厕改水厕,统一规划鸡圈,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好生态吸引了白鹇和林雕等380多种珍贵鸟类到大喜村栖息。村里设立了‘鹇来谷’观鸟摄影基地,引入各大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建立野生动植物研究和环保教育基地,吸引了一批摄影爱好者和爱鸟的游客前来拍摄、观赏。”
大喜村如今已是福州市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福建省级金牌旅游村,成为福州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缩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福州市以“百镇千村”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在避免乡村旅游产品趋同、景点单一、同质化现象等方面下功夫,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积极建设一批参与性强的特色乡村旅游村,打造一批具有带动作用与示范效果的乡村旅游品牌。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的福湖村是远近闻名的畲族村,这里有着深厚的畲族文化、非遗文化。近年来,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福湖村列入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创建名单,指导打造了畲族民俗馆,设立畲族的婚嫁礼仪、宗教祭祀、畲族服饰和畲医畲药展览室,向游客展示畲族的民俗文化;投资建设畲族主题公园,建成畲族文化、民俗风情体验的场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最炫民族风”。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福州市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文旅消费的七条措施》《福州市旅游民宿扶持奖励办法》,并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推动了一大批精品旅游民宿、升级版农家乐、民俗陈展馆、文创体验中心等多元化文化和旅游业态兴起。2020年,福州市完成了第一批11个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创建工作,增强了乡村旅游吸引力。
截至目前,福州市拥有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2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9个省级金牌旅游村以及11个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成为省内外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今年福州已启动第二批10个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创建工作,不断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意营销 做旺乡村游市场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了以“红色情 乡村行”为主题的福州红色旅游月活动,推出乡村旅游“土土集市”,开通60班次乡村红色旅游直通车。“福州在旅游直通车所达的旅游村开设‘土土集市’,并结合直播带货,线上线下售卖当地特色农产品,摸索建立文化和旅游助农的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福州市借助节庆、民俗、展会活动等载体,突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精心组织策划了“福建人游福州”、福州文旅产品网络促销季、“乡约福州,一起村游”乡村旅游季等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一年都精彩”。
去年4月,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了“乡”约福州·一起“村”游——2020美丽乡村旅游季,推出首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发布十大主题3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0道乡村土菜,开通了“上山下海,畅游乡村”多条乡村旅游直通车路线,分发“福州乡村游首套自驾游口袋书”,吸引了不少游客,助力福州乡村旅游逐渐复苏。
今年春节,为了鼓励福州人、邀请新福州人一起畅游福州,发现福州“N+1”的美好,福州市启动了2021年新春文化旅游月,以“留在福州过福年·十重好礼任君享”为主题,推出了10个文旅大礼包,包括发放500万元文旅乐购券、推出A级景区免门票、打卡免费泡温泉、开通春节假期乡村旅游直通车等优惠举措,吸引众多游客。
据统计,2021年春节期间,福州市累计接待游客208.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3亿元。观乡村风光、品民族风情、体乡村年味、尝农家美食、购农副特产成为福州春节出游的新风尚,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多方合力 打造富民产业
近年来,大喜村积极整合农产品资源,引进公司研制推出了大喜蜜、大喜笋干等一批特色伴手礼;成立农业合作社,建设养蜂园、采摘园、农耕园,种植李果、油茶、花生等,丰富乡村游产品;举办福州市美丽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李果采摘节等,开设大喜户外夏令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的同时,帮助当地村民增收致富。黄时杰介绍,大喜村的村级财务从原先的两三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也将近2万元,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福州市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推动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推广发展集体经济新模式,带动当地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据统计,2020年全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14.61亿元;吸纳直接就业人数2.63万人,拉动间接就业人数27.53万人;实现人均旅游经营收入5.56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7.85亿元。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梅洋村四面环山,村落依山伴溪而建,有梅花、梅溪、梅林三宝,素有福州“小江南”之称。梅洋村曾经是贫困村,在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帮扶下,梅洋村成立了党员脱贫攻坚服务队,推行“支部+合作社+党员+村民”发展模式,带动村民用土地、资金、劳务等多种方式入股;挖掘打造梅园、梅溪溪滨景观、梅林花海、风动石等特色景点,举办梅花文化节;积极发动村民开设特色农家乐和餐饮农庄,帮扶贫困户生产蜂蜜、青红酒等多种特色农副产品。
在永泰县嵩口镇的古镇鹤形路漫步,在月洲村月溪花渡图书馆看书,在溪口村体验采摘乐趣……近年来,永泰县嵩口镇推出乡村旅游乡镇统筹工作法,以镇为中心,统筹月洲村、大喜村、溪口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引入多元业态,连片发展。
在溪口村可以看到,村主干道平直整洁、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溪口村党支部书记张孟秋表示,近年来,溪口村以创建福州市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为契机,制定了三年创建计划,对村道两边的景观进行提质,逐步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和知名度。“下一步,村支部和村委会将引导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并规划试点种植沃柑、杨梅、猕猴桃等10多种果树,着眼高品质打造生态产业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游。”
此外,闽侯县孔元村则推出了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司+合作社”运营机制,先后引进10多家优质企业,解决村民就业161人,村民人均年分红近1万元。
据了解,本月底,福州市将举办2021年“‘乡’约福州 一起‘村’游”美丽乡村季活动,掀起新一波的“村游”热潮。
文/图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
组版 海峡旅游(福州)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