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萍 梁克川
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雄伟的鼓楼、著名的程阳风雨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林溪镇党委、政府以打造“文化名镇”为契机,依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党委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林溪镇党委书记石昌宇介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充分发挥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传承、保护非遗,弘扬红色文化和现代文明,以文化繁荣促进乡村振兴。
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林溪镇深挖高友村、高秀村等中国传统古村落中的独特文化资源,以及程阳风雨桥、鼓楼等特色建筑蕴藏的文化内涵。同时,注重保护非遗,创新推出民俗演出活动,如,2019年7月在程阳八寨景区推出“侗恋程阳”主题篝火晚会,通过侗俗、侗婚、祈福、多耶团结舞等演出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侗族婚恋文化。
林溪镇还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科马界红军路革命遗址,该景点已成为广西各级党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及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基地。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林溪镇带来人气的同时,也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林溪镇平岩村岩寨奶更餐饮发展有限服务公司法人代表吴爱仙介绍,2017年,她组织寨子里的一些妇女搞百家宴接待游客。刚开始,游客少、收入低,一个月只有两场百家宴,每场下来一个人仅能分到30元。2018年以来,随着当地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游客越来越多,吴爱仙成立了公司,10多名妇女参与其中。2019年,该公司累计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
如今,侗族百家宴早已从林溪镇走向全县,成为丰富游客体验、展现特色文化的重要内容。
石昌宇介绍,林溪镇以程阳八寨景区为龙头,以中国传统村落和美丽乡村为依托,因地制宜发掘侗族文化特色资源,把特色村落的文化、生态和地理景观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林溪镇积极推进程阳八寨景区争创5A级景区,争取各方资金2.7亿元投入南北服务区以及核心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开发民俗演出项目,组织村民在农闲时间参加原生态民俗风情演出和侗族文化展示活动,免费为村民提供侗族琵琶演奏、景区讲解、百家宴厨艺等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村民就业技能。景区还为有经营需求的村民提供低价租赁商铺,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此外,林溪镇将特色农产品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举办土王节、高友村韭菜节和高秀村红薯节等节庆活动,形成景区与乡村互为补充的良性发展局面,让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每逢金秋时节,高秀村举办的“红薯文化旅游节”热闹非凡,村民、游客一起吹芦笙、跳多耶、品美食,共享丰收喜悦。红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游客走进来,还让红薯“走出去”。“红薯节前后,大批游客到村里买红薯,我种的3000多斤红薯以3元一斤的好价钱全卖了,收入近万元。”村民杨通顺笑着说。
近几年,林溪镇通过“合作社+基地+村民+订单”模式,大力种植和销售韭菜、红薯等农产品,促进“节庆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一地两用、一田双收”目标,确保农户增收、土地增效、村集体经济增益,多渠道激活“造血”功能。目前,高秀村共种植红薯300余亩,亩产量达2500多斤,近几年全村红薯年均产值达300万元。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石昌宇表示,今后将继续铆足干劲、苦干实干,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建设富美乡村,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