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欢迎您!

再现敕勒川草原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从北朝流传至今。留给后人无尽遐想的敕勒川草原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植被衰退,变成乱石林立、黄土漫天之地。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大生态治理的建设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全力打造生态之城、绿色之城,如今再见古风新韵。

呼和浩特市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南部以黄河、长城为依托,北部以敕勒川草原为中心的“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发展目标。

打造“京津冀的后花园”

敕勒川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大青山前坡,是集草原保护、草原修复、草原文化以及融合休闲旅游、生态研学、体育运动、会展活动、马术表演等于一体的城市草原生态功能区,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城市“后花园”。敕勒川草原以种植天然牧草为主,众多草本花卉分布其中,将民族特色融入敕勒川,旨在将敕勒川生态谷打造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自然草原观光区。

据了解,恢复草原生态,需要摸清“水、土、气、植、动、微”等影响这一区域植物生长和生态变化的要素以及其历年间的变化规律,科研团队通过坐标点结合历史资料和大数据技术,实地调研,寻找最适宜的乡土植物配置和技术措施方案。最终,科研团队选取适宜这一地区生长的禾本科和豆科等先锋植物作为建群种,再配合适宜本地区生长的宿根地被,采用人工撒播和机械喷播相结合的方法播种,并配合草原封育、草原松耙、草原灌溉等手段进行修复治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生典型草原生态情景。

为了再现敕勒川生态草原景色,2020年8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实施敕勒川生态谷沿线生态提升工程。该工程以回归生态、立足自然为根本,致力于打造景观花田,还原有花、有草、有水、有鸟,与物共适的自然状态,提供自然宜居的生活环境,最终形成以敕勒川生态谷沿线为主建立的生态廊道示范样板。

走近“百草园”,一大片紫色的花田迎风摇曳,似一群优雅神秘的精灵,马鞭草田里荡漾出阵阵花香;七彩花田里,百合花、鼠尾草等花卉把这里装点得绚丽多彩。历史上的敕勒川再现蔚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以及宁静淡泊的湖面,由每块景色组成的整幅画面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拥有诸多极其便利的优势。高铁、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架设出呼和浩特与国内、国际的交通网;既是“一带一路”“茶叶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又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既是呼包银榆经济区和沿黄沿线经济带中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城市,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之地。

生态的优势、文化的底蕴、自然的馈赠、便捷的交通,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京津冀的后花园”创造了优势条件。

旅游赋能敕勒川

敕勒川区域自然资源景观分布广泛,资源类型丰富、集中,区位优势明显,在旅游资源组合上形成了阴山、草原、湿地、湖泊、温泉、美丽乡村等多种旅游业态。四季分明的各色风光为旅游发展增加万般看点。

据了解,敕勒川草原夏季平均湿度为67%。园区负氧离子的浓度在整个植物生长季平均超过1200个/立方厘米,大部分时间感觉凉爽舒适,是休闲、度假、养生的首选佳地。拥有阴山山脉大青山生态景观区和土默川平原生态景观区、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等位于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四市的核心客源区。

早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敕勒川草原就有人类活动,敕勒川草原曾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长期交融的地域。敕勒川史前文明的形成发展依托黄河丰富的水资源,资料显示,距今4000年前的敕勒川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经历了由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转变的过程。大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鸵鸟、古菱齿象、肿骨鹿、虎等哺乳动物化石,真实反映了该地域气候演变的过程。古文献将先秦时代生活在敕勒川地区的这些族群称为土方、鬼方、羌方,周代又有猃狁、犬戎、山戎的族群,他们与中原的商周王朝既有经济往来,也曾建立过双方政治联盟。

《敕勒歌》的千古传唱是不可替代的草原文化符号。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围绕建设安全、创新、生态、品质、幸福、文化首府目标,坚持生态立市、生态兴市、生态富民,将生态要素引入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持续开展以“绿化青山、守护北疆”为代表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推进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建设敕勒川生态谷,全力打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让绿色成为首府的最美底色,首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显著提升。

青山下,敕勒川上,哈素海畔,美丽的敕勒川文化旅游区为来自四方的宾客展开了一幅神奇的画卷。这里依山傍水、风景旖旎,大自然奇迹般赋予了哈素海如诗如画的美景。游客既是来访的旅人,又是一群游弋精灵,他们在圣水梁登高远望、小井沟通里林深时见鹿、乌素图山里杏花香……敕勒川草原繁华呈现,成为集文化、美食、休闲、活动、赛事于一体的新地标、热门旅游打卡地。

敕勒川草原的国际魅力

2020年8月29日,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会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美丽的敕勒川草原举行,标志着以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等为代表的首批39家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正式开展试点建设。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草原保护,创新草原利用方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积极推进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创建工作,将资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区域生态地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优美以及草原民族民俗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草原纳入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适度放牧、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文化体验等活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敕勒川草原不仅拥有万亩草场,也拥有全国最大的蒙古包会议中心,是集国际会展、市民健身休闲娱乐、餐饮、会议、多民族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随着敕勒川草原生态恢复的加快,各类业态呈现出蓬勃活力。恼包村、水磨村、乌素图、房车营地、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体育运动中心等一大批地标性建筑矗立,随之而来的是繁荣的经营场景。随着新建功能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敕勒川草原以会展、会议为抓手进行品牌建设,一个“新时代”国际草原旅游区的轮廓已经出现。

(杨竣杰 李娜)

2021-04-05 “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欢迎您!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4954.html 1 再现敕勒川草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