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烟台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胶东红潮”文化献礼工程启动仪式暨第三届烟台市民文化节开幕式,在养马岛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门前广场举行。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永信出席主会场活动并讲话,烟台市政府副市长隋子林参加并为“胶东红潮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胶东红潮永远跟党走——红色之旅采风团”授旗。
创新树立一个红色品牌
百年华诞、红潮澎湃。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烟台策划推出“胶东红潮”文化献礼工程,回望历史、审读现实、寄语未来。“胶东红潮”包含着承前启后的两个语境,“胶东红”是胶东厚重的红色历史,而“胶东潮”则体现胶东传承红色基因,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时代风貌。
“胶东红潮”以胶东文化课题项目为纽带,深入挖掘胶东革命斗争、改革奋进历程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忠诚坚定、无私奉献、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胶东精神,集中力量创作一批“胶东红潮”文艺精品、推出一批“胶东红潮”体验基地、打造一批“胶东红潮”旅游线路,积极融入胶东五市一体化发展战略,将其打造成胶东地区独树一帜、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新品牌。
于永信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烟台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胶东红潮”文化献礼工程和第三届烟台市民文化节,是庆祝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务实举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新需求的现实需要。讲好“胶东红潮”故事,树立城市文化自信新引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
实施文化献礼工程
烟台推出“胶东红潮”文化献礼工程,并启动第三届市民文化节,就是要以文化献礼工程为引领、以市民文化节为抓手,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大提升,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祖玲介绍,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从人才队伍建设出发,以用好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为目标,实施烟台市文艺队伍建设“燎原计划”,培养三支队伍。首先实施专业艺术火炬工程,扶持专业艺术院团做大做强,引进保利院线等高水准演出,加大城市的专业艺术引领;实施群众文化星火工程,培育社会文艺团体和民间剧团,培养星火带头人,带动群众文化发展;实施萤火虫文化志愿者工程,汇聚社会各界奉献文化的热情与资源,实现城市文化的共建共享。
“胶东红潮”文化献礼工程同时也是以丰富公共文化多元化供给为目标,实施“十百千万”活动。烟台着眼挖掘呈现胶东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采取节庆、赛事、展览、文艺演出、文化和旅游推广体验等形式推出10项重点活动,推出“百场红色演出、百场红色诵读、百场红色歌舞、百场红色宣讲、百场红色旅游、百场红色展览、百场红色电影、百部红色典藏、百名非遗传承人献礼、百件红色文创征集”十个系列千项活动,带动万名市民参与,形成“品牌引领、城乡互动、全民参与、共庆华诞”的热烈氛围,将“胶东红潮”的文化内涵融入广大市民群众的内心深处,形成讲好“胶东红潮”故事、传播“胶东红潮”声音的万人“大合唱”。
精准对接两大需求
烟台以精准对接文化和旅游两大需求为目标,开展大普查、大问需,大普查包括摸清文物、非遗、传统手工艺、古村落、老建筑、老字号等文化资源的底数,摸清文化团队、文艺骨干等文化主体的底数,摸清各类文化要素的安全底数等;大问需包括畅通电话、网络、座谈、问卷调查、走访调研五方面问需渠道,定期举办文化和旅游开放日,变“政府端菜”为“市民点单”。
在精准对接市民和游客文化和旅游两大需求的同时,以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均衡发展为目标。针对乡村文化服务相对薄弱的特点,着力推进文化服务标准化;针对社区文化服务相对成熟的局面,则通过文化服务网格化清晰服务覆盖面。
张祖玲表示,烟台第三届市民文化节的一大理念是突出工作重心下移,扎实做好“百馆千村、千人千居”“五送六进”“三关四爱”等工作。“百馆千村”工作每三年一个周期,培养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建设一批扎根基层的文艺队伍,打造一批基层文化活动品牌;“千人千居”则以专业院团老师与文艺志愿者相结合的模式,与千个居民委员会联亲,开展“四个一”活动,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在动态化工作推进机制方面,成立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到人民中去,实施好“五送六进”“三关四爱”等文化惠民工程。
启动仪式现场,第五届“烟台人游烟台”活动也正式启动,参加“胶东红潮永远跟党走——红色之旅采风团”的100多名市民和游客代表,乘坐“交运红巴”来到了启动仪式现场。2021“烟台人游烟台”以“畅游仙境海岸,共享鲜美生活”为主题,采取“市县同步、区域互动、线上线下、城乡一体”方式,以“春寻、夏爽、秋赏、冬乐”四季游为时间轴线,重点推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城市休闲、海洋旅游、美食旅游产品五大精品游产品,重点培育自驾旅游、休闲海钓、研学旅行、体育旅游、夜游产品五大特色游产业,在“胶东红潮”中“约惠”“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
(刘宇艳 宋永胜)